简单来讲,印桐当前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曾经发生在他思维中的活动数据。游戏可能模拟的是他五岁的时候,也可能模拟的是他十五岁的时候,鉴于所有的镜子都被当成了游戏存档点,所以印桐根本看不见自己长成了什么模样。
他只能通过参照物来判断,自己还没有低到变成稚龄儿童。
所以女人口中的“大孩子”,说不定非常切合实际情况,
这种在思维中直接进行游戏方式可以理解为“做梦”,是新纪元后极为流行的一种“全息游戏”。
在这种游戏中,人们无法从主观意识上判断当前的时间,毕竟思维在进行运算时,有时候速度会远高于人们在现实中进行的“运算”。你的大脑在进行一定的文书工作时也许会快过你的肢体活动,比如你能在三十秒内想象出一封短信的具体内容,但你可能无法在三十秒内将它写出来。
所以人们需要现实时间的提示,否则一旦过度沉溺,游戏玩家可能会被迫“离开这个世界”。
没错,就是“死亡”。
毕竟全息游戏的进入方式相当简单,建立在移动终端的开发基础上,只要你打开光屏上的游戏图标,然后闭上眼睛,就可以像个人形电脑一样在瞬间进入“另一个世界”。
它直接构造于人类的精神平台。假设人脑是一台正在高速运转的终端,记忆相当于终端本身具有的存储空间,全息游戏基本可以等同于在“记忆”中“安装”新的“应用程序”,并将它模拟运行出来。*
它在帮助人们体会到更真实的游戏世界的同时,也具有相当一部分的安全隐患,因而科学院规定所有全息游戏的拟真度不能超过规定的70,不光是为了降低人们的沉浸程度,还是为了保全人们的大脑意识。
假设你在拟真度达到100的游戏中被杀,你的身体各部分机能也会完美重复你在意识中经历的一切。
你的身体可能还没有被砍成两截,但你的心跳可能已经停了。
在拟真度达到70以上的游戏里,你可能会被全息游戏所杀。
这可不是疼一疼就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印桐没记错,箱庭在宣传中声称它们的拟真度刚好是规定的70。在游戏中,“刚好”一般意味着具有一定偏差范围,也就是说。
印桐当前“被迫体验”的这款游戏,搞不好哪次回档就送他见了上帝。
印桐放下餐布,站起身,将椅子推回了桌子下面。
他没有妄图藏起一把西餐刀,也没有做出任何惶恐不安的举动。他只是在心里把箱庭的制作方骂了几个来回,而后安静地站在了一旁。
他的兜里还装着从初始的那间卧室里带出来的折叠刀,这东西可能不够他大开杀戒,但应该勉强够他活动和自保。
他在等待剧情任务。
一般线上游戏为了防止卡关总会设定一定的任务机制,前车之鉴真实明确,倘若印桐无视剧情线到处乱跑,在拥有能掀翻所有boss的实力之前,他只会面临无数次回档。
以他卧室里那面镜子的状态看来,他的读档机会估计没剩下几次,在找到新的存档点之前,印桐并没有把自己玩死的打算。
于是他站在餐桌边,看着女人收拾好了小萝莉的衣裙。印晴还穿着昨天夜里的睡衣,雪白的连衣裙上绑着深红色的蝴蝶结,荷叶边的领子下缀着殷红的蕾丝,看上去就像块甜腻的奶油蛋糕
可惜这块蛋糕能致命。印桐想。
他还来不及说什么,就和整理完毕的“妹妹”对上了视线。娇小的少女苍白的脸颊上扬起一抹兴奋的红晕,漆黑的眸子中就像夜里点亮的照明灯,仿佛能刺痛人的眼睛。
印桐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蓦地断了半拍,他想着来了。
“哥哥昨天说,今天会给小晴讲故事的对吗?”
这就是新的主线剧情。
……
“新手教学”通常是游戏制作者用来给玩家介绍玩法的功能,它侧重于“简单明了”地告诉玩家这款游戏“有什么好玩”,“该玩什么”以及“该怎么玩”,通常不会设定太高的通关难度。
所以印桐只需要跟着主线剧情,应该就可以顺利通关。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主线呢?
印桐浪费了两次存档搞明白了这个糟糕的难题。
套用温禾的语言提示,这场“新手教学”要达成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带着“妹妹”(印晴)在明天早上八点的时候离开这座房子。按照印晴小朋友昨天夜里的杀伤力,印桐不认为他能使用“暴力”手段,夹着萝莉狂奔出家门。
毕竟在刚吃完饭的时候,他就试着去推了一下这栋别墅的大门。
意料之中,无法打开。
那扇门的开启恐怕也需要达成某种“条件”,就如同印桐推了半天都纹丝不动的“图书室”的木门,被印晴的小手轻轻一拍,就发出了“吱呀”的开门声。
“图书室”位于别墅二楼,在楼下的“书房”正上方,“小晴”的屋子旁边,是一间铺满地毯,专为儿童打造的书房。它的构造和印桐那间卧室没什么区别,一样的卫生间、阳台和主卧的设计,只不过少了一张床,多了很多低矮的书架和柔软的毛绒玩具。
喜欢戏剧性死亡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