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队技术人员加在一起,即有了伊夫琴科这边技术人员的经验:孰知从头开始研制一台全新的发动机的所有流程,同时331厂也有丰富的本土经验,加上刚从涡扇11国产化上面学到部分美国技术。
杨辉相信,新的大函道比小推力民用涡扇可以做到很不错,研制进度也能够比较快速的推进。在92年拿出供巴航工业的145客机试飞用的发动机,肯定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而杨辉说的最多150人,在穆拉夫琴科看来却有些太少了,毕竟有之前雷布诺夫出的那个馊主意之后,整个伊夫琴科设计局就完全变了,一个个都在想怎么借这次机会可以做兼职的同时还能顺变把一些新技术完成。
而要验证新技术,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怎么行,按照穆拉夫琴科的预计,至少要派出设计局一半的技术骨干才够,不然技术攻关就有些困难。
“杨副总师,150人就行了?我看怎么也得要200人才够吧,人多力量才大。到时候的研制工作才能更快、更顺利。”(www.biquwen.com 笔趣文。)
喜欢熬鹰航空业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