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差钱的土豪帝国从来都是牛逼,就像大青果家的砸银子砸出来的北洋水师。我们来计算一下这些战舰背后的一份数据,你可能觉着帝国的牛逼或许是一种傻x。
济远舰造价68万两白银,依照军舰排水量比例数折算白银价造价为280两白银每吨。参考19世纪五六十年代,黄金和白银国际市场上却是1:10或1:11,金银比价1比10取值,一盎司折算0.84两,当时37.5克为一两,一盎司为31.5克,折算吨位黄金造价为,居然为,竟然为,尼玛啊,怎么会这么贵啊,33.3盎司黄金一吨。
折合27万人民币一吨钢铁,不算贵,本朝海军052d舰,35亿人民币,7000吨,50万人民币一吨军舰,这就叫高端产业。最近的钢铁板材价格也就是5000人民币吧。算上其他的合理损耗,按34盎司一吨军舰计算,再加上武器人员配件乘数成本按1.5算等等,每年的维持费用乘数0.05。
所以,帝国财政部门的统计计算数据:
梅苏级战列舰,共建7艘。9020347=2146760盎司,67.6吨黄金,另人员武器配置费用,33.6吨黄金
迪耶级战列舰,共建7艘。9320347=2218160盎司,69.9吨黄金,另人员武器配置费用,35吨黄金
红胡子大王级战列舰(这是正货战列舰,应该贵啊),共建六艘,同时开建,划拨专用款项:300万盎司,93.5吨黄金。人员武器配置费用45吨黄金。
第一批次主力舰队,总共耗费345吨黄金,再加上辅助舰只和基地设施,500吨黄金是该有吧。
大致算一下,养护这些军舰设施每年也得10吨黄金,30年就是300吨,这支舰队让塔斯曼帝国损耗了800吨黄金。(中国这么多年也就是攒了2000吨黄金,呵呵。)
20艘战列舰啊,好威武的舰队啊,800吨黄金啊,好贵的舰队啊……
海军自古以来就是个超级烧钱的军种,必须有大量富庶的殖民地或者强大的工业产业实力才能维持,也难怪曾经的大英帝国没了殖民地,接着曾经几百年都是全球第一的英国皇家海军就垮蛋了。
与其他具有完善工业产业的国家不同,人家大英帝国投入了800吨黄金造军舰,那基本上是在国家工业商业体系内循环,是有可能创造出更多财富的,钢厂炮厂船厂,老板工人小贩,转几圈下来,全国各行各业都得利了,这就叫军备竞赛拉动经济增长,这笔钱国家通过各类税收渠道还能收回来大部分,造成的实际可谓通胀微乎其微。钱回来还可以再投一遍哦。先进国家基本上都是这样玩扩军的。你以为美军的军舰好贵,美国政府好亏,其实人家那是通过军事项目投资来发展经济,造福百姓呢。
工业本来就落后的塔斯曼帝国几乎没有任何现代造船业相关配套工业体系,军舰这种系统工程产品凭他自己根本造不了,连图纸他都画不了。船板龙骨船油漆,轮机电机传动轴,一切工业技术方面的内容都得指望外国人,一箱接一箱的金子扔出去,去了国外,国内没得财富循环。这帝国一开始就是个没有造血机制,没有循环机制,纯掠夺型的体制。800吨黄金,抢来的存着的,现在花出去,那就是花出去了,除了给官兵那点工资,大多数的真的都外流了。
别的那些高技术国家建海军是为了维护殖民地,扩张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的收益完全能支付海军的建设和维持成本。塔斯曼帝国殖民地太少,殖民地产出价值富余也不多,指望殖民地获取的收益完全贴补海军军费,这事直接别想了。单从经济账上算,海军是纯赔钱。塔斯曼帝国搞海军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帝国的名号,帝国的影响力,显示帝国的威严,作为众多强大文明国家环视下,一个孤零零存在的野蛮国家,他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感。世界第六强国,世界头号战列舰大国,这些有影响力的名号显示着帝国的威严,能给这个落后蛮族国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安全感。
20多年过去了,一支本就不是最先进的舰队彻底的落后了。尤其是那些从威廉王国买来的辅助舰只,本来就是二手的落后的老旧军舰,现在这些舰只老化严重,甚至直接无法使用。塔斯曼帝国必须继续这场游戏。
b世纪84年,塔斯曼帝国第二轮海军购舰造舰运动开始。此时的帝国已经明显的力不从心了。塔斯曼帝国在位皇帝阿史那第纳尔哀叹“军舰好贵。”
那时的帝国早已是物是人非,力不从心,经费紧张,难免顾此失彼。为此,这位皇帝居然破天荒的发明了“租舰队”——主力舰队完全是自己的产权,但补给船等辅助舰只,“租”。凭借这个模式,帝国海军舰队再次焕然一新、光彩照人。其实,这位皇帝的主要政绩并不在强军方面,他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在于引入了纸币制度,并强势推行纸币,利用发行流通纸币兑取民间金银,在各地国库中聚敛了天量贵金属。因技术落后在世界工业革命浪潮中日益落伍的塔斯曼帝国似乎具备了建立现代科学教育和工业制造体系的经济基础。可是,这位皇帝与他的继任者又一次错过了历史机遇,始终将重点放在各种“买”,而不是真正的自己“造”。他们始终坚信,“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位皇帝
喜欢大国杀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