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建立一本属于香港人民的自己的电影杂志。”
陈敏娇思索片刻,问:“那报纸呢?不如再开个《每日港影》,提供香港电影的资讯。面向普通群众。而《电影杂刊》则半月一期,汇杂两岸三地的专业影视信息。”
在港澳未回归之前,还没有海峡两岸的说法。为了让杜风理解,陈敏娇采取了旧说法。
杜风有些不赞同:“两岸三地,台湾我理解,但是内地,有必要吗?更何况,现在的内地,根本无法深入去获得采访资源。”
内地像是一座封闭的城,从没有像香港和台湾,打开过自己的门。
“要有长远目光。”陈敏娇不退让,坚持自己的想法,“迟早会打开的。如果到时候才做准备,有可能会错失先机。你想过吗?内地的电影市场一旦打开,那将是一座宝藏。”
改革开放,已经不远了。
杜风退步,在电影方面,他的确不如陈敏娇有想法。他是个纯粹的牟利商人,而陈敏娇却是个在意电影行业发展的影人。
他只好说好。
第22章
二十二
“神秘新戏开拍,或再成烂片。”
“成为港姐后她却做了这一行……”
“从花瓶到电影制片与主演, 她到底在想什么?”
7月23日, 香港的小报充满了这样的报道。
然而这样的报道的出现绝不是巧合, 是陈敏娇一手策划的营销手段。由于前期筹备时间的骤然缩短, 《捉鬼》剧组7月22日就正式开机了。
开机仪式很简练,但是也足够的尊重。港人重风水和拜神,这样的开机风俗是无可避免的。36的摄影器材被红布遮盖着, 录音设备由于带杆而只是用红条捆上了蝴蝶结。砍了一半的乳猪头被搁置在桌子的正中央, 香火缭绕着, 水果有规律地摆放在一边。
导演说开机,摄影掀开机器的红布,其余主创一同持刀切猪。
完毕后会点鞭炮, 寓意“一炮而红”, 大卖更是被惊喜包装后放在桌子边, 暗示“票房大卖”。
整个组人员精简,总共算下来,也不过三十几人。
王惠玲和陈敏娇算得上是最为喊得出名号的存在了。
本来王惠玲的老豆一开始还不让自家女儿出来拍戏, 但是一听陈敏娇劝说了几分,就顺从地答应了。王惠玲要饰演的角色是陈敏娇为她量身打造的, 几乎没有任何演技要求, 只需要本色出演。一个有些小心思也有些傻楞的大妞。
郭飞敬本来也没有对俩位港姐的演技有多少期待, 想着到时候自己上场教戏调/教。
哪知道他从摄影机的监视器中看到的东西,完全地出乎了他的意料。其实这监视器也就是取景器,和后世拍摄中使用的小监是一个道理。至于大监, 还没有诞生。
他们现在拍摄的一场戏是陈敏娇饰演的少女初次继承家婆的事业后,第一次捉鬼,偶遇王惠玲所饰演的同学发生的情景。
化妆师是陈敏娇自己,由于灯光和胶片会吃妆,她可以画浓了些许。
其实演这种少女对于陈敏娇来说是有难度的,她现在早就过了那个心理年龄。但她在拍摄之前已经像过去当编剧时段所要做的人物小传一样,将这个角色的形象建立在了自己的心里,然后想象着这个形象的演绎规律,再通过自己的行动表演将之外化,把人物形象模范出来,细致地拿捏分寸和有逻辑地进行设计。
简单来说,如果按照未来的三大表演流派来分,现在的陈敏娇使用的正是“表现派”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从布莱希特的戏剧表演体系里分裂出来的,其实也算是是影评人们划分出的标准。
布莱希特的表演体系强调“间离”和“陌生”,要求演员与角色有所距离。和表现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摄影开。”梁建平按下摄影机的开机键。
“录音开。”被郭飞敬委托而来的同期录音老师也如是说到。
“第八场第一镜。”拿着老式场记版的人报出本场戏的次号与镜号,然后敲合场记板,现场发出一声巨大的“砰”音。
郭飞敬环顾四周,确认全场静音后,扯了一嗓子:“a!”
其实他是第一次采用这样的拍片模式,是陈敏娇提出来的。一开始郭飞敬还心有顾虑,但是奈何对方是给钱的,话不得不听,但是几场下来,郭飞敬瞬间就习惯并且对这种拍片模式感到有好感了。
在此前,没有任何一部香港电影会在拍摄前明确地提出“分镜表”这个概念。郭飞敬也是第一次听说,在陈敏娇的要求之下,他被迫和摄影梁建平商量了些许日子完成了分镜表的绘制和编写。
以往他们拍片,都是走到哪儿拍来。虽然说发挥空间极大,但是也造成了很多的失误。比如后期剪辑阶段素材的缺失会导致整个影片的故事叙述不明,或者多拍很多无用的镜头导致胶卷的浪费和冲洗成本的增加。
现
喜欢重返1977[港娱]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