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进入大戈壁的时候,武刚车发挥了它的第一个重大作用,运输。东西两路大军各带了一千辆武刚车,而各有两万匹随马,所以每辆车至少可以由十多匹随马来拉,对随马来说,拖拽比负重轻松多了,想必马匹也很乐意吧!而每辆武刚车装载五六千斤是轻轻松松的,能携带的粮草辎重总数,比起光靠驮运能多两倍。
匈奴人这次果然坚壁清野,甚至不惜用病畜尸体污染了戈壁中的水源,——因为戈壁中没有河流,水源不是流动的水,通常都是些小湖,他们只要扔下病死的牲畜,就很容易将其污染。
汉军斥侯侦知这个情况后,大军在进入戈壁之前用武刚车带足了人和马的饮水,多亏了武刚车有强大的运输能力,如果只有轻骑兵,面对这种情况就会很被动了!在伊稚斜想来,汉军即使能涉过戈壁,也必定是困顿不堪,但实际上,当卫青的大军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时,并没有如他想象的那般困顿。
这片戈壁中的路程有七八百里,卫青预计用三天的时间趟过去,到达翁金河边。然而在第一天的行军结束之时,前方的斥侯带回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重要消息:他们抓获了一个匈奴俘虏,审问之后得知,匈奴单于伊稚斜把辎重粮草尽数留在北边,他自率主力八万余人,就守在前方戈壁的北缘,挡在翁金河的前面!
既定的战略部署显然被打乱了!但是,卫青既不可退、也不能等,必须准备接敌了!他必须马上做出战斗的部署。而此时的形势,对西路汉军是极其不利的!匈奴以优势兵力以逸待劳,可以说,汉军如果硬要接战,很难摆脱被重创的结果,怪不得对面的伊稚斜,觉得自己的胜算极大了。
但是卫青毕竟是卫青,在如此不利的形势中,他敏锐地抓住了一个要点。那就是,伊稚斜把粮草辎重都放在了北边!——伊稚斜既没有随身携带很多辎重,也没有组织粮草的后备运输,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认为此战不会打很久!他定是以为汉军远道而来,涉过戈壁后一定是人疲马乏,速战速决就能解决问题,可惜这个主意打错了!
卫青很快确定了自己的打法:伊稚斜想速战速决,没那么容易,自己偏要跟他打一场消耗战!具体来说,汉军兵力少于敌方、长途行军后状态也打了折扣,一上来不要全线攻击,而是先设法立于不败之地,再慢慢地把敌人的实力和士气消耗下去。与此同时,派一路奇兵,迂回到敌人侧后,然后猛然发起冲击,两面夹击之下,此役有可能获得全胜。
如何立于不败之地,卫青有现成的办法,那就是以武刚车结成连环阵;如何消耗敌人的实力和士气,他也有办法,那就是用一柄旋刀来回搅杀;惟有这路迂回到敌人侧后的奇兵,让他犹豫难决,该派谁去呢?
实际上,此役最难打的正是迂回这一路!首先是时间的要求非常紧张,其次是路线本身也有难度。从路线的远近来看,只有向东迂回可行,即绕过东边的夫羊句山,也就是今天蒙古国境内的古尔班塞汉山,但是这条路线走的人很少,即使匈奴人也没有多少人走过,据说这条路上几乎完全没有水草。更何况,现在正值多风的春季,经常飞沙走石,若是吹起沙尘来,有时一整天也见不到太阳,在这种情形下,辨认方向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这么重要的迂回任务能交给谁呢?卫青思来想去,只有同时派出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共同去完成这个迂回。确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派公孙敖能行吗?他上次一进大漠就迷了路。曹襄呢?他可是第一次出征为将。派个校尉去?谁带得了上万重兵?自己亲自去?剩下这一大摊能交给谁指挥?
所以算来算去,也只有李广和赵食其了,他们两个既有战斗经验、又没有迷路前科、还带得了上万重兵,把他们俩都派去迂回,算是一个双保险吧!毕竟这个迂回,实在是制胜的关键!如果单派赵食其去,担心他接敌时不够果断勇猛,如果单派李广去,担心他应付不了复杂的情况。
如果换了是霍去病,这么重要的迂回,他肯定是会亲自去打的,确实整个汉军里,也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去打这个迂回了,然而事实偏偏就是这么无奈,此刻的他偏偏是在大漠的另一头!估计无数后世之人,都曾在心里想象过这样的场景吧:假如此刻骠骑将军也在,他负责迂回到单于背面,大将军负责正面,卫霍合击,哇,太振奋了.......!可惜,这个场面历史上并没有真的出现过。
卫青只担心李广和赵食其能不能成功地迂回到位,他还万万没有想到,李广根本就不愿意去打这个迂回!
这次出征前,李广曾找过陛下刘彻,请求任命自己出任前锋。刘彻本来是不允的,然而须发皆白的老将军情辞感人,刘彻一方面深受感动,另一方面也拗不过情面,就让他做了前将军。不过私底下,刘彻却是跟卫青说得明明白白的,李广年纪太大了,况且此人数乖命奇,绝对不可以真的让他来当前锋!
其实就算陛下不说,卫青也不会安排李广打前锋,明摆着李广不赞成旋刀战法嘛!而这次的前锋,是必须要用旋刀战法的,怎么可能让李广来打?
李广得了前将军的名号非常高兴,他一厢情愿地以为,前将军的“前”,就是前锋的“前”。确实,前锋才是他唯一愿打的位置,特别是背靠着卫青打前锋,不用费太多脑子,只管
喜欢汉家儿郎——冠军侯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