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还请公瑾指点一二。”鲁肃满眼笑意,自己自幼遍阅书籍,结交名士,听他们谈经论道,都不敢说看清了如今的天下大势,眼前这人居然想班门弄斧,不过当做笑料听一听,到也觉得颇为有趣。
周瑜并未考虑鲁肃现在心里想什么,只是心中认同这位江东名臣,虽然年幼,但是其才智绝对在整个三国历史中都属于最顶尖的那一小堆人之一。
“子敬兄心中也许不以为然,但也定然看出了这天下大势已然乱起,天子高坐危堂,不思进取,改变,宠信十常侍,天下大旱,仍然不减赋税,强征壮丁,修建庙堂淫乐今天黄巾贼乱,何尝不是汉室江山自己种下的苦果。黄巾贼乱,今年大致上是能平叛的,但是想要彻底消灭各处的黄巾贼,这就不知道需要多少年了,那么今年年后呢?”
“公瑾还请继续。”鲁肃只是悄悄的放下手中的书卷,黄巾贼起的原因只要略有薄智之人到能想到一二,但是周瑜如何就能判定黄巾贼乱,今年就能大致上完成平叛呢,家中传来的消息,朱儁的大军与黄巾贼波才交战才大败而归。
周瑜当然不可能说自己是后世穿越而来,历史书上就是这样写的。见鲁肃疑惑,只好从大势上继续说下去:“黄巾贼平定是必然之事,子敬兄定然对于我说的今年内平叛有些疑虑,虽然目前朝廷初败,但是朝廷大军并没有损及根本,或者说汉室江山气数未尽。”
“公瑾此言有些不敬了吧。”鲁肃又轻咀了一口。
“子敬兄觉得黄巾贼平叛之后,这汉室江山该何去何从呢?”周瑜也并未在黄巾这个问题上谈及更多。
“当然是整治各郡,开放粮仓,救济百姓,恢复耕作,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了。”鲁肃接过话,并未曾多想,直接就回道。
“你认为天子可会这样做?”周瑜嘴角轻带微笑,他可很清楚那位灵帝,在平叛黄巾后并没有一丝悔改,以致死后才会有何进之死和董卓进京。
鲁肃也不曾言语,他未曾见过汉灵帝,只是根据自己平时所了解到,也许那位天子从未想过这些吧。
“子敬兄可知天子下令让各州郡招募士卒,整点武器,围剿黄巾。”周瑜漫不经心继续说了下去。
“这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能快速平叛各郡黄巾贼。”鲁肃并未觉得天子此令有何不妥。
“对,这本没有错,但是黄巾贼乱不是那么快能平定的,但是时间一长呢?黄巾贼乱平定之后,手中兵权何去何从,遣散、还是交还朝廷,这些可都是与黄巾贼作战过的精卒若是你我,可愿交出。再者朝中党争严重,汉室老臣都想铲除十常侍,手中有了兵,你说他们会怎么做,十常侍在军营之中可也是安排有人手的。那时大权旁落,群雄并起,好比春秋之时,诸侯争霸,这天下焉有不乱?”
周瑜见鲁肃陷入沉思,直接说出了天下三分的大势来:“天下大乱,必定有英雄崛起,然而中原富饶,定为各家争夺,久征之下必有霸主,胜者中原一统,半壁江山可定,败者退守江东或益州之地,然则北方一统,江东与益州仅有大江可通,必然不能守二,各据其一,天下三分,此乃大势!”
“公瑾欲天下乎?”鲁肃站起身子,心中惊骇,竟然有人能将天下大势分析到如此地步。
“不,我非王者,只欲寻一明公辅佐,更希望能护佑我江东百姓少受这战乱之苦。子敬兄,你年长我几岁,正是志同道合,何不携手,辅佐一人,使得我江东能脱颖而出。难道真要败者独守江东,为何不能厚积薄发,保存实力,守江东而观天下,待得实力做够进击中原,夺取益州,天下可定。”周瑜眼神灼灼,直接就想把鲁肃拉上自己的船。
“公瑾已得明主?”鲁肃强捺心中激动,缓缓坐了下来。
“汉室虽微,但诸公皆心系汉室,看破大势的智者都在观望,天命之人尚未出现,我现在只是在提前打下基础,待得那一天真正到来之际,才能有席卷天下之势。”周瑜想了想那人,叹了一口,都还等等再说吧。“子敬可愿做居巢县丞,我们一起为这江东做出一番事业来。”
“公瑾之才,我自愧不如,若真如公瑾之言,我也愿将此身献与江东百姓,居巢我鲁家粮仓还有三千斛,我全赠予公瑾,县丞之事容我思考数日再答复公瑾。”鲁肃站起身子拱礼说道,很是庄重,全然没有了开始的轻视之心。
周瑜也起身回礼:“瑜在居巢等着子敬兄,告辞。”
“告辞。”鲁肃再次拱礼。
周瑜跟周泰出鲁府之时,鲁肃一直将他们送到门口,才回身。
“公子,借到粮食了吗?”周泰不知道他们二人在说什么,想起今日来的目的,问道周瑜。
“子敬兄赠我三千斛粮食,居巢暂时无忧。”周瑜上马之后觉得精神气爽,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接下来就是难民的安排了,而周泰则是目瞪口呆跟在后面,就是没想通这怎么要到的粮食。
喜欢东吴霸业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