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点点头,不说话了,自从离开军事三人小组以后,他自知在军队中没了威信(实际上在军队中他一直就没有“威信”,他靠的是马列国际的“权威”^-^),所以涉及军事的问题他都很少开口。刚才才一发问就后悔了。
“那么,就这么办吧。”主席点点头:“另外,打飞机的事情要尽快落实。这些个苍蝇,嗡嗡嗡的烦死人了。能够拍几个下来,让耳根清净一下,同志们应该也会清爽得多。”
————
至此,这个“分赃会”的事情就开得差不多了,之后一行人又开始讨论起别的问题——主要是沿途收集被服的事情。
邓发忽然一摆手,示意正在发言的任书记安静。之后,大家就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有人正快步向这间会议室走来。
这太不正常了,镇政府外可是放着警戒的,什么人能够一下子就跑到政府里面来?总理灭掉了灯,邓发拔出手枪,来到了门边。
片刻后,脚步声来到近前,敲门声和喊声响起:“主席,总理,打扰到你们开会了……不过我有急事!”
————
(还是先说说弩机的事。昨天在龙空有个达人说历史上有出现过三弓弩机,却没有出现过三弦弩机,地效好奇地查了一下,还真有。大约出现在唐宋时期。
不过从示意图上来看,这种弩只有一根弦,要求一次把三把弓臂都拉开,虽然同样是三弓臂合力,但显然不是一个人能用的。跟地效的设计思路“多次蓄力,一次发出”明显是两种武器。附图。
不过这也说明,增加蓄力件确实能够增加威力。
另外,也没有谁规定弩机的蓄力件一定得是弩臂,对不对?既然如此,用弩弦作为蓄力件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对比弓臂,弩弦这个东西要容易制作得多,增加起来也方便,三条弩弦不够,那就上十条。玩过弹弓的人都知道,用摩托车捆扎货物的那种胶皮制作的弹弓力量和弹性有多大,要拉开单一一根就费劲得要死,这要是有个十来条……
还有一个朋友说,增加弩弦只能增加力量,但对于射程不会有明显帮助。我猜这位朋友大约是想拿胶皮的收缩速率说事儿——但是,如果我把箭支换成全铁制的呢?在初速相当的情况下,同样的铁箭比竹箭重十倍左右,惯性也就大了十倍。射程当然会明显增加,再取消尾羽,换用螺旋槽来制造自旋……)
“是小……傅?他怎么来了,什么事情这么急?”邓发收好枪,拉开了房门,把这个年轻人迎了进来。
总理皱皱眉。三周前他跟魏承恭说过,让他不要在长征期间过来(这也是中央的决议);两周之前魏承恭确实没有来,大家还以为他听从了建议;等到一周之前他还是没有来,大家基本就确信他暂时不会来了。
现在这家伙跑了过来,而且一上来就嚷嚷说什么有急事……是什么样的急事,能让他不顾自身的安危,跑到这边来?
一时间,大家都紧张起来。
“什么事,很重要吗?”总理问道。
魏承恭从身上掏了一个笔记本翻开来,交到总理手上:“总理,能不能通知他?早作准备。”
总理接过笔记本,上面赫然记载着:
吉鸿昌,**党员,1934年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工部局逮捕。为置吉鸿昌于死地,宋美龄不遗余力,她拿公款向租界行贿,将吉鸿昌引渡到北平军分会。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
“你……是为了这个才过来的?”总理说着话,把笔记本交给了一边的邓发,给屋子里的人传看,自己却向魏承恭问道。
“嗯,都怪我,玩得太疯了,把这么大的事给忘了。”魏承恭懊恼异常,“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到11月9日还有半个多月,派人过去应该来得及吧?”
“来得及的,你先别急。”出乎魏承恭意料,总理对于吉鸿昌将军即将遇害一事,表现得并不是很急切:“不需要派人过去,我们有电报联系,你不用担心——我问你,你就只带了这个过来?”
魏承恭忍不住打量了一下总理:这话的意思是问自己有没有带物资过来吗?这可不像是**的高级领导人啊——或者该说,只要稍微有点儿水平的领导者,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虽然疑惑,不过魏承恭还是道:“我有带物资,就在院子里。”说着话朝院子里摆手示意:“主要是药品,乌龟服,充气船。”
总理愣了一下,失笑:“你误会我的意思了——也该怪我说错话了。我是想问,你是发现吉鸿昌同志危险,这才专门过来通知我们,对么?”
魏承恭这才释然,道:“那倒不是……不过总理,听你的意思,好像不赞成我因为这个原因过来?难道说,你觉得不该救吉将军?”
总理摇摇头,拉着魏承恭到屋子里坐下:“我没有这么说,是你这么理解,吉鸿昌同志我们肯定会设法营救——我们的每一个同志都是宝贵的,当他们落入敌人手中的时候,我们都会设法营救——不过,我们不希望你因此陷入危险中。你应该知道,
喜欢超时空航班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