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上一次异人和燕王喜会面顺便“叙旧”的时候, 燕喜可没有提起自己的这个儿子。
燕喜的儿子够多,和久不在身边的太子丹相比, 他显然更中意养在自己身边的儿子。
当年他当太子的时候,心心念念的是让他的父君重视他,但是等到他自己当了燕王,却没有推己及人,他对燕丹这个太子的态度显然是不如对其他子嗣一样喜爱的。
异人摸了摸下巴, 其实吧, 换位思考一下, 要是异人自己, 估计也得对这个儿子有心结。
燕喜当年回国的时候, 上头还有老爹、祖父, 为了讨好他们, 天资聪颖的燕丹也被他当作了本钱。
燕丹是个货真价实的小孩子,和嬴政又不一样, 被曾祖、祖父教导得多了, 自然更为亲近他们, 对燕喜没有对祖父亲近。
而且华夏人一向是提倡“子类父”的, 男人也更喜欢和自己相像的儿子。
燕丹的行事和燕喜颇有不同, 他的作态更偏向于其祖父,看到儿子就会想起老爹,燕喜能高兴吗?
想想自家的便宜爹, 被追封的孝文王,再看看霸气侧漏的儿子,异人觉得,要是自家儿子不是现在这副模样而是和便宜爹嬴柱一个样,他也不喜欢啊!
泰帝九年,异人派兵攻赵,赵国无奈之下,割城献宝以求和。
韩魏灭亡之后,赵国和楚国就时时面临着秦国的攻击,楚国还好,幅员辽阔,赵国是真的元气大伤。
而且异人还很喜欢打感情牌,当年不是有赵国士兵被留在秦国吗?
现在他们在为秦国作战,而且他们由秦女所生、在秦国出生、接受大秦教育长大的子嗣都是正宗的秦人,作战既卖力又奋勇。
由赵人归化来的秦人,在这么多年为大秦作战的过程中,也早已产生了归属感,但是赵国毕竟是他们的祖国,既然不得不与赵国作战,那就多劝降一些人,劝开几座城就好了。
赵王:你们这群叛徒!气死我了!
好在赵王丹已经死了,现在在位的是赵王丹的儿子赵王偃,而赵王偃从年龄上看,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秦国的锋芒势不可挡,于是赵王偃使出了老招数,割地求和。
大不了再往燕国打一些地盘下来,只要能让秦国退兵,不再继续往邯郸推进就行。
为此,赵王偃还献上了当年昭襄王嬴稷朝思暮想的珍宝——和氏璧。
什么叫做暴殄天物呢?
就是异人一把和氏璧拿到手,供奉黑帝御前、之后自己赏玩了没多久,就命人将其制成玉玺。
主体被异人分成了两部分,一大一小,大的那个已经定好了内容,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小的那个,则定为储君之玺。
玉玺,实际上是御玺,意思就是皇帝专用,看这名字也能知道是秦始皇一统以后定下的名称。
玺是皇帝专用的印章名称,但是,太子,副主也,所以在用和氏璧造玺的时候,异人干脆命人给储君也造了一个,就叫做“太子之玺”。
至于后面会不会出现什么太孙、太弟、太叔之类的储君,异人就不管了,太子之玺听起来比储君之玺要顺耳啊!
和氏璧最后剩下的一些边角料除了碎得实在不成样子的一部分被统一装在锦盒里,长期供奉在黑帝祠中外,剩下被制作成了不同的佩饰,分别是扳指三枚,平安扣两枚——这东西似乎是后世才有的饰品,目前的这两枚都是在异人的要求下做出来的——串珠共十八颗。
消息传出去以后,列国国君目瞪口呆,泰帝实在太暴殄天物了吧!
但是异人不这么想啊!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玺虽然已经定好了内容,但是字还没有动工,其余的倒是都已经做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太子之玺的字是异人自己写的。
在别人纷纷传颂泰帝和太子父子情深的时候,嬴政却觉得自己的手痒痒,恨不得一拳招呼到异人天天刮、光洁无比、让他倍显年轻的下巴上。
传国玉玺的面积和嬴政自己命人造的那个缩水了四分之一,剩下的居然还用来造什么太子玺、佩饰,造太子玺也就算了,但是异人的字儿并不能算是大家,刻在太子玺上……嬴政表示这并不符合他的审美!
十八颗串珠被异人每人一颗送了自己的王子,除了嬴政以外,正好是十八个人。
虽然这些串珠很小,但是异人不能继位王位的儿子每人都有份,又和传国玺、太子玺一样同样是和氏璧的一部分,这可是身份的象征,日后指不定这些小小的东西会成为家主或继承人的信物。
赵国大出血了一次,况且新打下来的,赵王割让的地方已经算是为数不少了,异人又把目光转向了楚国。
他奉行的政策就是齐头并进,楚国不是地盘大吗?
他可以慢慢来,一点一点地鲸吞蚕食,把楚国的领土变小,最后几近于无,简而言之,就是温水煮青蛙。
楚国的地方大,又没有和氏璧这样的珍宝可以“收买”异人,所以最后楚王在仓促之中迁都寿春,几乎是把剩下的地盘都给丢弃了。
但是被打到国都也不是第一次了,反正楚国的地方大,换个地方继续当做国都,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歌舞升平。
楚国的面积很大,大秦也是在灭了巴蜀之后,才能够在地盘上头勉强和楚人比肩。
但是现在,楚国的地盘已经缩小得和赵国的面积差不多了,比之当初,差不多已经缩
喜欢天行有常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