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机警地回过头。
刘叔尴尬地笑了笑,仿佛也觉得自己刚才太过紧张。
他从我身边走过,来到门缝前,用手电朝里面照。
确定安全之后,我们靠住石门向里面推。
门板有惊人的三十厘米厚,重量比之前那大青石须弥座还要重,我们使足了吃奶的劲儿才将门缝扩大到刘叔能够通过的程度,过程中门轴却没发出一点异响,实在令人惊叹。
钻过门缝,前方是一个三米见方的平地,周围是凿平的黄褐色石头墙壁,隐约可见细微的磨痕。对面墙壁上,两个黑洞洞的不规则椭圆形洞口朝向不同的方向。
用手电朝里面照,每一个洞又都分出其他岔路。
我们相视一眼,朝里面走出。
阴冷的风吹在脸上,撩拨着汗毛,让我很不自在。越向前走风越硬,恐惧和寒在我心底慢慢滋生。说来奇怪,仅仅一门之隔,内外的空气湿度却相差很大。
来到洞口前,洞内情形看得更加清楚,每一个洞口内都有两到三条岔路,岔路中又分出多条岔路,洞口与洞口之间隔着薄厚不均的石墙。
值得注意的是这石墙是青石材质的,而洞顶和地面则是黄褐色的岩石——跟山体外裸露的石质一样。
这么说这些洞不是直接在山体里挖出来的,而是事先清理出一个大坑,然后在里面建造的人工洞穴?
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那边刘叔扫视一圈,回来问道:“作家,两个洞都能走人,平面图上说没说应该走哪条路?”
我摇摇头,“没有,平面图上根本没有体现出这些洞窟。它们好像是……”
我注视着地面和洞壁的接口,发现这些作为青石墙不是放在地上,而是插入地面岩石中的。
它们是……桩基?
我走进一个相对宽敞的洞口,走到洞内的洞窟前面,想要验证自己的猜测。
果然,在第二层洞窟和第三层洞窟接口的地方,我看见一个明显的接缝——岩石锋利的边缘相互重叠,明显不是一整块。周围其他地方有更多缝隙,有的接合比较好,有的则完全敞开着,敞开的地方像是另外的洞口。
继续向前走一段,更多缝隙和洞口把我包围,朝向四面八方,层层叠叠,好像无穷无尽。
看着眼前奇怪的景象,我终于肯定,这些根本不是砌出来的石墙,是些经过不完整加工的大青石,上面顶着布宫的地面,下面插进岩石,我们所在的这些洞其实都是大青石之间不经意形成的缝隙。
是桩基!
桩基是一种建筑基础的形式,在现代建筑中多用于高层和桥梁建筑,且多采用混凝土浇灌,以强化建筑的“抓地力”。
建造方式简单来讲就是在地面挖好固定规格的洞,穿透软土层直达坚实土层,向洞里插入钢笼,然后注入混凝土,干了之后,形成一根插入地下的桩。
最明显的桩基结构就是输电铁塔四角。
这种基础形式古来有之,有木桩、石桩以及现代的混凝土桩和钢桩。但在古代,桩基多用于水上建房,目的是防潮防汛,到了隋唐时代才少量用于寺庙建塔。
然而,在那个时代,它竟被用于建造如此庞大的宫殿,并且采用一种前所未见的层式多点的桩基设计,设计师该是何等有胆识、有见识的建筑大师!
这才是布达拉宫历经数次大地震仍宛如磐石的真正原因!
西藏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震频发,但这座屹立在红山顶上,高达170多米的宫殿却从未在地震中受影响。
佛教徒把这归功于佛主的护佑。
也有人说是“白马草”起到的缓震效果。
看了眼前这座桩基我才恍然大悟,它之所以屹立不倒是因为它有这世界上古往今来任何建筑都无法比拟的坚固地基!
回到眼下,这桩基带给我们的除了震撼还有麻烦。这盘丝洞一般的复杂洞穴系统无异于是一座迷宫,我们现在只距离石门前的空地不到十米远,却已完全看不到它。
不过既然平面图上的入口是在这里,就证明在这复杂桩基中隐藏着一条道路可以通往藏宝的密室,守誓人记忆的内容也许还包括这条秘密通道。
有人能做到,我们就能做到!
我们简短地商量了一下对策,沿着指南针上西偏南60度的方向前进。这次我走在前面,负责辨别方向,疯子走在最后,拿记号笔在墙上做记号。
洞穴幽深空旷,一丁点声音都会被无限放大,沿不同的洞口朝四周扩散,不时也有声音从远处传来,让人不寒而栗。
我每走几步就看一眼指南针,挑选最靠近前进方向的洞口,然后尽量在下面的洞口调整回来,有的时候一连好几个洞口都偏离方向,让我担心是不是没有机会调整了。
好在,半个小时以后我们基本还在原来的方向上。
但随着洞穴不断深入,我产生一个新的疑问。
为什么这些大青石有的地方被磨得圆滑,而有的地方还保留着起初的棱角呢?
从石头各种各样的形状上来看,它们没有经过加工,但我们走过的这些相对较宽的洞穴两壁却呈内凹的圆弧形——这也是我起初误认为它们是洞穴的原因——弧形的内部十分光滑,同在一个面上的上下两端却很粗糙。
有的切口可以看清楚,双面弧形已经把这些称重石变成了两头宽中间窄的“工”字形,这几乎是承重结构的大忌,不可能是建造之初有
喜欢惊天盗墓团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