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一同回唐山看望母亲,三十多年,这是方登第一次回来这片土地。她一个人靠着窗户,看着外面,略有所思,弟弟看着姐姐,没有多插话。
元妮知道女儿要回来了,在家静静的包饺子,捏饺子的手止不住地抖。
听小河说方登住在加拿大,老太太缓缓地叹出几个字:“她躲我那么远呢”。
到家了,方登感觉自己以前来过。听见门外的呼喊,元妮呆在厨房没有动。方登也默默站了好一阵,终于还是鼓起勇气推开了家门。
元妮还是没有出来。远远地招呼女儿先进屋。老太太还没有准备好。方登看着墙上挂着父亲和自己的遗像,桌上洗干净的柿子,想起三十二年前为和弟弟争柿子吃而生妈妈的气……
“西红柿都给你洗干净了,妈没骗你”,回头看着年迈的母亲,方登说不出话。
母亲突然跪下:“我给你道个歉吧,你是从哪冒出来的这么些年,你怎么就不给我个信呢我还以为你跟你爸在一块呢!我成天地惦着你们俩呀,我惦着你们三十二年,你们怎么不理我呢,你到底是上哪去了,你怎么才回来呢”
不管小河、方达怎样拉,元妮就是不起来。老太太跪着说完积压在心里三十二年的种种委屈、痛苦、自责。
方登也为自己这么多年的狠心内疚不已,跪在母亲面前,母女俩终于相认,一家人相拥而泣。
当晚,方登和母亲诉说自己的遭遇,细细讲完母亲不曾参与的这三十二年点点滴滴。
陵园墓地,方登为生父献上鲜花,祭奠父亲。
弟弟方达要找人把方登的墓给拆了,方登说不用拆了,以后不管在哪生活,死了以后都会回到这,陪着父亲。元妮要方达听姐的,她理解和包容着女儿的一切委屈。
打开墓地,里面是小方登当年,还有整齐的一套套的课本,弟弟解释说,每年开学母亲都会领两份课本,不会缺了姐姐这份。
静静的,方登蹲在一旁,想起自己这些年为了惩罚母亲,所做的种种任性之事,想到母亲这三十多年的艰辛,心疼而愧疚。
方登问母亲,这三十多年是怎么过来的,母亲只是平淡地说,自己过得挺好的,如果过得花红柳绿的,那就更对不起女儿了,方登失声痛哭,终于放下怨恨,跟妈妈认错。
母女俩深情相拥。
影片结束,片尾是唐山市政府为一九七六年大地震中罹难的二十四万同胞修建的纪念墙。
纪念墙旁伫立着一位老人,以下是真实内容:
宋守述,现年65岁。
退休前在唐山冶金机械厂工作。
唐山大地震中失去父亲、妹妹、儿子。
儿子宋永杰遇难时年仅五岁。
老人说,过两天我再来看你。平静离去。
灾难中幸存的人们,已经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带着伤痛,继续前行。其实坚强,并不需要提醒,更无需灾难映证。世事轮回,内心温暖的人们,总有办法找到自身的救赎。
怀着沉重的心情看完了一百三十多分钟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的超长电影,李木从座位上缓缓地站起来鼓起了掌!
而其他十几名观众欲离场的观众只是回头看了一眼李木,紧接着没有任何反应就继续走出去了。
短暂停留了一会之后李木也跟着人群出去了,顺便摘下了3d眼镜,换成了自己的墨镜!
离晚饭时间还早,李木又买了两张和的票,就坐在大厅里等待着电影的开场。
现在还不到五点,离下班还有段时间,不过这座位于京城市中心的电影院也渐渐地热闹了起来。
自然,人们也注意到了这个在室内带着墨镜,一边喝着渴了一边吃爆米花的“怪人”,不时地有心人望着这边窃窃私语。
不过当事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浑然不觉,他现在脑子里全都是之前电影里的情节。
倒不是电影有多么经典,还一直在回忆,只是李木在脑中剖析里面的第一段剧情,分析里面的叙事、人物!
一部电影,不管事商业片还是所谓的文艺片,这两样都是最重要的。
就算是号称不用剧本的墨镜王,也少不了这两样,只不过他讲的故事多拐了几个弯,或者就是太凌乱了。
而冯晓刚的这部无疑将这两者做的很到位。
电影很好懂,就是讲述一九七六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妻子元妮和他们的龙凤胎儿女方达、方登一家四口在地震前后的不同命运。
二十三秒的天崩地裂,不仅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走向,同时也造成了母亲元妮后半生的“赎罪之旅”!
与其说这是一部灾难片,其实就是一部描写华夏人亲情和家庭观念的情感片,地震多半就是个吸引观众的引子而已。
电影开头的二十三秒和三十二年简洁有力地传达出了影片的核心故事与实践跨度。
相对那二十三秒的地震而言,地震之后的三十二年才是影片真正想要浓墨重彩表现的部分。
电影叙事的主线就是母亲元妮三十二年里对女儿强烈的亏欠感与愧疚的“负罪”心情!
地震造成了她的无奈的选择,让他以后的生活都无法从阴影中。
她拒绝了震后再次步入幸福婚姻生活的机会,在她看来,只有坚守在曾经失去丈夫和女儿的地方,才有可能终有一天
喜欢神级制片人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