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李亦然到书房后,转身就给了他一拳,然后紧紧把他抱住,“好兄弟!”
李文轩咧开嘴笑了,也抱住他哥。
李亦然将借条写好之后,交给了李文轩,让他妥当收好。李文轩毫不在乎的往怀里一揣,这只是为了他哥心安罢了,有没有的他哥也不会赖账。
既然家人都对他报了很大的希望,李亦然也不会再钻牛角尖,终日在书房发奋,到了三月中旬,他就收拾好包袱,在大家的殷切注目下走了。
李家人都来送他,眼看着马车越走越远,李阿姆觉得有点伤感,但最直白的是乐哥儿,看他阿父走了,站在那里哇哇大哭。
田小满的肚子已经四个多月了,有了一点形状。李文轩将他扶上马车,然后抱起乐哥儿,叫上李阿父李阿姆,一起回家去了。
这一两个月期间,也发生了挺多的事情,第一件和第二件事都是田大哥的。第一个,他已经到杨小果家下了聘,今年八月正式过门。第二个就是,他的饭馆已经在县城落脚了。
第三件事,是关于李家人的。他们把后山那里圈了一片出来,围成了一个大猪圈。李文轩四处寻摸,抓了二十几头小猪回来。
李文轩自己是瞎子过河,全靠瞎摸,他只会杀猪,不会养猪。一时冲动定下了这些小猪,等到李阿父和李阿姆知道时,别人都已经赶着小猪过来了。
李文轩和田小满掏了一笔钱出来,把剩下的银子付清,家当一下子就显得吃紧了。李文轩不得不重新开始杀猪卖。
但田小满也是没养过猪的,把小猪喂的一天到晚哼哼叫着要吃食。无奈之下,李阿父只能下山来帮忙了。他是多年的老猎户,除了知道怎么养之外,他还知道哪些草药人吃了没用,但治动物的病很不错。
有了李阿父的帮忙,李阿姆和田小满便轻松多了,特别是田小满,因为他还揣着个孩子,便只需要做做饭,带带孩子就行了。李阿姆则漫山遍野去割猪草回来,煮给猪吃。
田阿姆之前在他们最忙的时候来帮衬过一段时间,过后又回去了。他和李阿姆一见如故,周围的大事小情都被他们聊了个遍,然后他们惊讶的发现,自己和对方的想法竟有很多的相同之处。所以田阿姆走后,李阿姆还一直念叨着他。
二十多头小猪,要是只吃猪草菜叶什么的,那是绝对不够的,到时候养出的小猪瘦巴巴的身无二两肉,谁上他家来买?
于是,田小满想出了个主意,除了向村里人买他们用来喂鸡的米糠之外,还要他们家的泔水。虽然村里人普遍不太舍得放油,但是菜汁啊,淘米水啊什么的还是有的。泔水不白拿,也不付钱,这些就用猪肉抵。
年底了,所有提供了泔水的人家,都可以拿到五斤猪肉。对于村里人来说,这些泔水什么的平时一满都要倒掉,这会儿有人上门来收,到了年底还有猪肉,太划得来了。所以,很少有不同意的。有那一两个不同意的,田小满也不勉强。
猪们的伙食解决的差不多了,李文轩平时卖猪肉回来,也会上大舅哥那里运一些泔水回来。饭馆里的泔水就不一样了,猪们爱吃极了。
田福现在的饭馆规模不是很大,里面摆了四五张桌子,走的是普通老百姓的路线,讲究物美价廉。除了一些平常的菜式之外,这里还能吃到一些省城独特的菜式。这里也不单单只能吃饭,如果要喝酒也行,这里的酒也大多都是很普通的酒,在一般老百姓的接受范围内。
田福除了自己掌勺之外,他还请了两个负责洗菜洗碗的大么,雇了一个小子切墩,然后杨小果也被他阿姆叫来帮他了。
忙的时候,他负责端端盘子碗什么的,有客人走了,也要把东西收拾掉。不忙的时候呢,他就坐到柜台前面去收收钱。刚开始收钱,他还要探头问一下田福该收多少,到了后来,别人一把东西报上,他就能立刻算出来,由此可见,人都是练出来的。
店里的生意一直挺红火的,因为田福手艺确实不错,再加上周捕头时不时的会来这里吃上一顿,也让那些有想法的人明白,这家店是有人罩着的。
田小满空暇之余,便带着乐哥儿和刘西临东家走,西家转,发现他们村子里的大么们全部都在做一种东西,纳鞋底。
听说这是一家大绣坊派下来的事,纳一对鞋底三文钱,手脚麻利的大么们一天大概能赚三十多文,少的则只有十一二文,因为这是需要力气的活,一般小哥儿做不动。
田小满想了想,也拿了几双回去,绣花什么的他不行,力气还是有一点的。刘西临的嬷嬷也在做这个,他自告奋勇的从家里给田小满拿来一个纳好的鞋底,让田小满照着缝。
第93章
田小满仔细看了看刘阿嬷纳的鞋底, 发现针脚十分紧密。除非他们这样做惯的熟手,不然做一双都费劲。
田小满把十几层白布一层一层的糊上浆糊, 这个东西看起来就鼓鼓的了。他把大针穿上棉线,戴上顶针,用力的从布上顶下去,针头接触到布匹,很快的就戳下去了。
田小满挺高兴的,就是费点力气嘛, 还是挺简单的。他一针又一针的往下扎,只扎了二三十下, 便觉得手有点酸了。
每一针都要憋着劲才能穿过去, 不然根本穿不过。一只鞋底起码要扎上百针, 没有长久的锻炼,又怎么可能轻易的做到呢?
田小满咬着牙纳完一只鞋底, 就发现自己的手都有点抬
喜欢屠户家的小夫郎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