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有经过有洪水爆发的地方,便组织人员救援赈灾。然后也以朝廷的调令将那些判处的犯人一律押来修建房舍,将灾民难民安置起来,然后组织开挖河道……而那些粮食就像她说的那般,上天赏赐的。只要有灾难地方,就有粮食。那么多的天灾人祸,若是像以往那般上报给朝廷,等一层层审批,即便朝廷赈灾,拨下来的粮食。至少也要两三个月才能到灾民手中,那时死去至少大半,而剩下的人能拿到赈灾粮食十之一二就算不错的了……
这些都是朝廷秘辛,他们什么都知道。不过他们是皇帝的人,他们是不会将这些事情说出去的。身为奴才的首要素质便是,该说的不该说的一定要拎清。
闲话少叙,总之一句话,如果说一开始的“保护”还有监视和防备的意思在里面,那么经历这些事情后,他们已然被杨公公这样的旷世大义所完全折服了!
他们将一路上的情况如实汇报给了皇帝,这也是皇帝到了后来才会变得真正的“悠闲”,才会对于梓箐发回的官员刑法名单直接照单全收,盖上玉玺。
至于兵权,梓箐一开始就有所准备,皇城御林军和锦衣卫的兵权都在皇帝手上,两京的兵权在胡为恩手里,其余的,兵符也被皇帝握着,所以……那些官员们不管如何上蹿下跳,只要不是兵变,皇帝就缩在他的皇城中,梓箐有锦衣卫做幌子,谁也奈何他们不得,真的说的上是为所欲为了。
所有原本固若金汤的官僚制度被梓箐从根本上解除掉,什么尾大不掉,什么结党营私,不过都是人为在其中作怪。将那些人全部清除掉一切都引刃而解。剩下便是轮到清理那些“大臣”了。繁复的规则下诞生出超出他们十倍甚至几十倍的服务他们的人。
一个朝廷命官下面所养的人至少都在五十个以上,这还是最“清廉”的。
最简单的一家人,上有父母甚至祖父母,中有兄弟姊妹,下有子女。兄弟姐妹少则三五个,若是父辈还有姨娘小妾等庶出,更是多达十多个。身为官员,大明国明文规定,三品以上就可以有一妻三妾……开枝散叶,生养子女更是越多越好。而后便是依附他们而生的奴仆,从体面的管家掌事到普通的丫鬟小厮,长工,佃农等等,这一切的一切的开销可以说都是系于一个官员身上。
要养活这么大一家子人,迎来送往,再想过的光鲜体面点,不贪污,不结党,何来的银子?!
第1376章 土ji瓦狗
所有的一切资源都是来自土地,来自百姓。
那些苛税以及百姓身上压榨而来的财富,归为国库,从地方到朝廷,一层层的上报,变成一本本账册,如同水过沙土,都是被这些结党的官员一层一层盘剥掉。自然,到了皇帝手中到了国库所剩无几。
恰好这个朱熙是个闲散的一心想求长生的皇帝,自以为将身边的太监当成家人,朝堂当成自家客厅,以人情来体谅他们的“不容易”,却忽略了自己不是一个皇宫的君主,而是天下万民的君主。
这才让那些官吏的盘剥变本加厉,年年苛税加重,偏偏国库中还年年亏空……
若不改革,民变、天灾人祸、外患,灭国是指日可待!
而且根据原剧情中来看,朱熙死后,新任君主立马施行了一系列改革,才让这个已然被虫蛀千疮百孔的国家苟延残喘下去……
虽然原主后来跟着他的师傅李怀仁公公去皇陵值守,不过对外界的信息仍旧知晓一二。那一场旷世持久的改革牵涉进去的人达到数万之多,当然,其中有那些政党之间的党同伐异,总之,就没有不血流成河能够改革成功的。
革,割除。本来就意味着杀伐。
不过以一个政党之外的人眼光来看,最遭难的还是百姓。那些被屯的田地仍旧掌握在权势者手中,只不过换了个人而已。他们的苛税依旧繁重,每天披星戴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所创造的财富,源源不断创造出来的财富仍旧被那些臃肿的官僚一层层如同西沙淹水般吞没掉了。
可是,现在梓箐直接掠过中间那一场艰难的改革,将他们贪污的根基直接铲除掉。
没有地方上官员对百姓压榨盘剥。没有地方对他们的上供,何来除了俸禄之外的收入?
所以,自从梓箐开始拿着圣旨开始对全国进行大清洗之时,他们就在开始运作了。不过他们所有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进言,参本。只可惜现在皇帝整天将自己关在太和殿修炼长生之道,如果说以前他们觉得皇帝昏聩无能,他修炼任他修炼便是。正合适自己扩大势力聚敛钱财。可是现在。梓箐对他们的财源进行了釜底抽薪,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找皇帝,消除这个忤逆太监。
比如功高震主。比如藐视皇上,藐视律法,叛变……等等,但凡能想到的罪名都按到梓箐头上了。
随便哪一条拎出来都是诛连九族的滔天大罪。
只可惜这次不管他们以怎样的忠言和苦口婆心的谏言。所有堆积如山的奏章,皇帝竟然当着他们的面焚烧了。
喜欢炮灰女配的无限逆袭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