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同行看来,嘉谷美国分公司的操作很迷。
虽然不清楚其有机食品业务的收益有多大,但盈利状况良好是可以肯定的——废话,如果没有盈利,它的有机农场岂会遍地开花?
但在有机食品市场日益火热之际,它却没有染指下游的零售市场,反而一头扎进了牧草生产加工行业。
难道种草更有前途,更能赚钱?不可能吧。
“一分钱都还没赚到,不断贴钱倒是真的。”在转道华盛顿州的路上,卢志威呵呵笑道。
世事就是这么奇妙。嘉谷美国分公司的两大主导业务,有机食品生产赚得盘满钵满,但牧草生产从账面上来看,收不抵支,堪称一个大窟窿。
但齐政亦或嘉谷更重视的,反而是持续亏损的在美牧草生产业务。
“这样刚刚好,有赚有亏,起码在账面上达到了一个平衡。否则,我们在美国本土赚得越多,给美国政府交的税也就越多。”齐政露出一个微妙的笑容,“何况,究竟是不是亏本生意,谁又说得准呢?”
事实上,嘉谷在美有机食品业务支撑的,是国内乳业升级的重要一环。
——毒奶事件后,国内乳企急需优质饲料来提高奶品质量,重建信誉,对苜蓿草的需求大增。嘉谷到美国大规模种植苜蓿草返销国内,不仅弥补了自家牧场的牧草饲料缺口,还成为了伊利、三元等大企业喂养顶级奶牛的优质饲草重要供应商。
收购或入股美国的牧草农场;垄断牧草对华出口业务——最大的杀招就是运费补贴。也就是说,一样的报价,嘉谷美国分公司还包含了运费……这样对占领市场自然是无往而不利,但背后全靠有机食品业务的巨幅盈利来支撑。
“不动声色间,我们几乎是凭借着一己之力将美国牧草出口规模翻倍了。”卢志威汇报道:“无论从收获面积还是从产值看,苜蓿长期位列美国大田作物第四位,是支撑其畜牧业发展的基石。但一直以来,美国95的苜蓿供国内使用,仅有5供应出口。”
“但我们入局后,美国通过新增优质苜蓿种植面积,将出口比例提升至10。”
说到这,卢志威同样表情微妙:“最关键是,美国方面对此也是乐见其成。简直是恨不得我们将更多的牧草出口到国内,这样至少会减少他们的贸易逆差……”
齐政笑了起来:“如他们愿,也如我们愿,双赢!”
卢志威莞尔一笑,双赢?谁赢谁知道。
发展的最终目标不过是提高生活水平,而提高生活水平是要靠消耗资源来支撑的。
在美国赚得再多,如果不花出去,就只是一张张绿纸,又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换回实实在在的资源。
嘉谷美国分公司的蜜汁操作,实质上就是用美国本土的资源,赚美国人的钱,再用来购买美国的资源输送回国内——中间除了灵阵这一不为人知的“增值道具”,都不用嘉谷付出任何代价。毕竟,连起步资金都是某人从美国本土“薅羊毛”所得。
眼看车队进入了华盛顿州,齐政微眯眼道:“老卢,集团对美国分公司的要求一如既往。我们不要求有多大的盈利,不要怕花钱,将绿纸换回实物才是正经的。”
卢志威点点头,赚钱不容易,“奉旨花钱”还不容易?
譬如这次行程就是为了花钱而来的。
“此行如能成功收购安德森公司,我们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美国牧草出口价格。而安德森公司绝对无法拒绝我们的开价。”卢志威胸有成足道。
……
安德森公司,是之前美国最大的苜蓿草及梯草等干草产品的出口贸易企业,主要出口市场是日韩和中东。
作为草料输出国际贸易公司,为了保证提供最好的产品质量和持续稳定的供应,与种植者建立多年的合作关系更尤显重要。
但多年的合作关系,也抵不过资本力量的侵蚀。
由于嘉谷美国分公司看上去“人傻钱多”,而且对于苜蓿草的需求量大且稳定,因而吸引了许多美国本土的苜蓿草种植户,纷纷找上门来要求成为嘉谷的供应商。
但这样一来,安德森公司的持续供应方面就受到了很大影响,以至于在牧草价格稳中有升的行情中,安德森公司反而面临着亏损。
而齐政也知道了,卢志威为什么对拿下安德森公司信心十足了——他开出了100的溢价收购报价。
他向齐政解释道:“安德森公司还是相当有料的。在整个牧草供应链管理方面,他们有着最丰富的经验,同时拥有一流的加工设备,包括全新的压缩设备,可以提供从小型的半切捆包到封套的大型捆包等所有类型的包装供客户选择。”
“当然,我更看重的,是安德森公司拥有的日韩销售渠道……”
日韩均是牧草进口大国。有多少苜蓿草,决定养多少牛,这在土地资源更匮乏的日韩两国更加适用。
但在苜蓿草产品出口方面,日韩设置了一定的贸易壁垒,如草产品熏蒸处理、热处理的技术贸易壁垒,以及草产品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贸易壁垒。而安德森公司就是嘉谷牧草业务切入日韩市场最好的渠道。
坐拥世界上最大的牧草最大生产地,作为有志于成为“牧草王”的男人,卢志威自然不会放过这两大需求市场——当然,针对日韩市场就没有运费“补贴”了。
齐政听完后,点头认可他的操作。
而结果也不出卢志威所料。<
喜欢超级农业强国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