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这件事外,让十三阿哥烦恼的还有另一件事,那就是目前在关外的军力整合问题。
因为有三大将军府和几个王爷的支持,各部军力整合中配合倒是没什么,但关键是在于十三阿哥原本打算的扩军和训练精锐的数量和后勤方面出了点问题。
自满清入关以来,关外老家就不再用心经营,随着大量满清贵族包括旗下奴进入长城内享受富贵后,谁又想留在关外的苦寒之地过日子的?
所以,关外各地除了一些留守的王爷和八旗外,大部分都已迁入关内,至于关外的百姓也并不多。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讲,关外之地就是地广人稀,再加上所谓的龙脉一说,满清朝廷对于关外采取的是不开发,不移民,不经营的策略。在多尔衮时期为了防止移民甚至还设置了柳条边,以限制人员进出。
这种政策导致关外的极大浪费,历史上直到清末时期的“闯东北”开始,这才让关外逐渐恢复了人气。
三大将军府,其辖区极大,相比关内的总督所管地盘还要大得多,可是其人口却是极少。至于将军府的兵员更是比不上关内,其他的不说,就讲辖区最大的黑龙将将军府吧,这么大的地盘仅仅兵员只有一万出头,反而盛京的兵力还比黑龙江那边更多些。
所以从满清在关外的布局来看,三大将军府的总兵力加起来仅仅四万人左右,如果再加上地方杂兵和衙役等也不超过五万。这么些人,假如是在太平年间,以关外的情况来看马马虎虎也够用了,但在现在却是少得可怜。
所以十三阿哥到达盛京后很快就下达了增兵练兵的命令,并且在盛京郊外设置了军营,意图先练精兵十万,然后再继续增加以达到三十万的数量。
对于这个数量,十三阿哥是考虑过的,三十万之数虽然看起来不少,可对于关内的大明军力相比却依旧不够。但是关外的人口不多,别说三十万了,就算前期的十万人直到现在十三阿哥也没凑齐,甚至为了兵源问题急上了火。
除去人数外,十三阿哥还打起了各王府奴才和家丁的主意,在同几位王爷合作的时候十三阿哥就提出让他们的奴才和家丁组成军队,以构成增兵的基础。同时十三阿哥还派人去草原找人,作为半个蒙古人的他深知蒙古人是天生的战士,再加上现在漠北有变,必然有不少蒙古人南逃,把这些人收拢起来就是兵源。
就算这样,除了三大将军府的原有兵力外,到现在十三阿哥才凑了八万人,加起来也不过十二万人左右。
可接下来再去哪里搞了,这成了十三阿哥足以头痛的问题。这样的麻烦当初在关内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要知道中华大地最多的是什么?就是人,普通的一个小县的人数就数十万,如果是大县或者州府的话,人数近百万也是有可能的。
在如此大的人口基数上,征兵是最简单不过的事,只要有钱有粮,部队很快就能和充气一般膨胀起来。但在关外就不一样了,整个盛京才多少人?至于其他地方人就更少了,在关外有些偏僻的地方或者走上几十里地都见不到一个人,这种情况下招兵哪里这么容易?
再者,兵员有了,这后勤也跟不上。关外不是关内,更不是江南,当初满清兴起时靠的是什么?是掠夺起家的,所以满清自己根本就没有经营的理念。而在后来,满清,也就是当时的后金看到了这个弱点,就用掠夺来的汉人为他们进行耕重和手工,从而获得战争物资。
而在满清入关后,满清调整了对关外的政策,导致在人口急剧下降的同时也荒废了大量土地。之后在关外的八旗和当地人除了一些少部分的汉人外依旧耕作,其余的不是靠着打猎就是捕鱼为业,又或者和蒙古人一样以放牧为生。
满清贵族子弟,他们的钱粮都是朝廷提供的,也就是说以关内的资源来贴补关外的方式。这种情况自顺治年间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关内一直被满清控制的情况下关外的满人过的极为滋润,可现在却不一样了。
随着满清势力退出中原,关外的满人就开始过的紧巴巴了,那些满人也不是没脑子的家伙,随着关内物资的中断,他们也开始进行老祖宗的办法,重新试图让人耕种以解决问题。
可是荒废了这么久的关外,要重新运行如何能简单?再者就算当年后金时代,耕种也仅仅只是解决部分问题,在没有人口基数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彻底扭转这些。
一想到这,十三阿哥心里就有些糟心,甚至埋怨起当年制订这个政策的多尔衮,就连康熙他心中也有些责怪,如果早点开发关外,自己又怎么会面对这样的情况?
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要工业没工业,甚至要人也没人。
这些问题把十三阿哥简直要愁死了,就这个样下去,他如何能抵挡万一北上的明军?至于说好生经营,这时间也不够啊,人又不是猪,这一生就是能是一窝一窝的,就算能生一窝这时间也来不及啊,难道大明会眼睁睁地看着给他几十年休养的时间么?
无奈,十三阿哥只能另想办法,而这个办法是他的老祖宗野猪皮最拿手的——抢掠。
抢掠的目标自然和当初不同,当时的前明正是虚弱时期,而崛起的后金那时能打能杀,趴在前明身上不断吸血,不断壮大。时机成熟后野猪皮在萨尔浒之战一举成名,从而创造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所谓神话。
喜欢大叛贼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