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的快攻有足够多的套路去攻破南斯拉夫的针对防守,后者的一些布置并非没有效果,但就像高深的武功往往每一招都有数种不同变化一样。
如果只看到其中一种或两种变化,回去研究后就自以为找到了对策,那么到了实战时对方很可能会再祭出第三种变化,照样把你打得满头是包。
这就是鲁达有把握他们的炮轰战术在三五年内都难以被彻底摸透的原因,再说对手可以不停研究他们的打法,他们也可以不停改进和增加更多的套路。
下半场,中国队主动变化了打法,开始有意增加鲁达的单打次数。
他们的炮轰进攻并不会一直打,那样体力可吃不消,所以很多时候也会穿插着打打b计划、c计划、d计划……
这就是一年集训几次的好处,中国队除了有压箱底的几项绝技,其它杀人的手段也装备了不少。
比如,他们在阵地战上会经常使用鲁达开发的“内外连线战术”。
这套战术说白了就是场上球员快速形成分明的强弱侧,然后让位于强边一侧的鲁达能顺利接球,并能够在不过早被包夹的情况下完成低位单打的动作。
而在执行的时候,自然需要负责拉强弱边的球员都具备一定的外线投射能力,如此才能逼迫对手不敢轻易包夹鲁达,进而给鲁达提供一个宽松的单打环境。
中国队这批球员恰好没几个不擅长投射,所以一旦在外线拉开就能让对手陷入进退两难的选择。
如果在低位包夹鲁达,那么中国队的外线球员就会迅速拉远寻找空当。
谁都知道中国队的转移球非常快,后卫还有一定的持球突破能力,很容易就会让他们得到外线的突破或投篮机会。
但要是不去包夹鲁达,这家伙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别说场均砍40分,场均轰下50分也不是没有可能。
下半场开始后的连续三次进攻,中国队便都在落位后快速拉开,把低位空出来让给鲁达一个人玩耍。
南斯拉夫队的前两次防守都不敢单防鲁达,但包夹的代价就是中国球员在外线通过快速转移球,配合着移动挡拆或无球掩护,基本上三转两转就创造出一个大空位。
第三次防守时,南斯拉夫球员不敢再提前包夹鲁达了。
这时中国球员在拉开后立刻把球送进内线,鲁达接球后马上施展出自己的梦幻脚步,三晃两晃就把对手晃晕完成了上篮。
第四次防守,南斯拉夫球员采用了不快也不慢的包夹速度。
中国球员显然也有应对,立刻通过不停的轮转换位和突破分球来破坏南斯拉夫的防守阵型。
这样在三转两转,三挡两拆之后,基本就是乱七八糟的大混战了。
但是不好意思,中国这批球员最擅长的就是打乱战,场面越乱越能发挥出他们小灵快的特点,而身高体壮的南斯拉夫球员却不擅长这种打法,这属于进入了中国队最喜欢的节奏里去了。
下半场开始后才三分钟,中国队便在变换打法后打出了一波10:0的攻击波,一举将分差拉大到20分。
这让南斯拉夫的球员开始产生绝望的情绪,他们还没想好怎么破解中国队的快攻,一转眼就发现进入阵地战后还是难以应付。
这种局面真的很伤士气,不停被人轻松进球,不停被人用战术和配合打出漂亮的进攻,必然会逐渐影响自身的进攻表现,进而形成全线崩溃的局面。
现在的南斯拉夫就有点要崩的味道了,随着士气越打越低迷,他们的进攻效率开始下滑。
这之后就是心态更加急躁和失落,场上判断和团队配合都失去了控制,中国队滚雪球的态势已经形成了。
鲁达自然看出南斯拉夫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好的选择是利用全场紧逼防出一波进攻荒,同时利用己方士气大涨的机会,再打出一个高潮来。
但他选择了另一个办法,他要用一次激情四溢的扣篮表演摧毁南斯拉夫人的斗志!
下半场第15分12秒,一直寻找机会的鲁达终于在自家的罚球线位置完成了一次断球。
南斯拉夫队的控卫急忙想要抢回篮球,但却在身体接触下被鲁达撞飞出去。
鲁达趁势把篮球往前场一拍,坦克般的身体却是像飓风一样冲了出去!
这一刻他的爆发之猛,速度之快,就好像其余人都处在静止状态一样。
现场观众只感觉眼前一花,鲁达就已经从自家罚球线位置冲到了中场,再一眨眼他都已经快到对方的罚球线了。
鲁达带球冲到后来的三分线位置后,当即把篮球往前方一砸,这个动作自然让全世界的球迷都懵逼了!
但他很快就用惊人的弹跳告诉人们,什么叫: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鲁达砸在地上弹起的篮球上升速度极快,让人有种火花四溅的错觉。
但是他随后腾空而起的速度更加惊人,就如同飞燕掠空一般,场上所有球员在这一刻都不禁停下了脚步,然后用一种仰望的姿态注视着前方已然飞升的大威天龙!
鲁达飞升而起后在半空中用双手接住了下落的篮球,随后迅速来了一个180度的转身形成了背对篮筐的姿态。
这一套动作在八十年代就已经非常离谱了,现场和电视前的球迷全都张大了嘴巴,准
喜欢大国体育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