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城隍庙内演河图
她当然听过“河出图、洛出书”的传说。
传说上古之时,黄河之孟津,有一龙马背着玉版于河中出现。玉版上有黑色的小点与奇怪的图案。这块玉版就是“河图”。据言,伏羲通过对河图的研究悟出了八卦图,并就此写成了《易经》。而洛书,则是大禹治水之时,大禹为疏通河道凿开龙门,因而龙门南面的湖水就此流入洛水,露出了湖中心趴着的一只磨盘大小的乌。有人挥剑去砍,却被大禹拦住,并将乌放生。而这乌知恩图报,将洛河里一块宝光闪闪的玉版送给大禹。这块玉版,便被称作洛书。
相传这洛书共有65个红字,大禹经过繁复揣摩,终于整理出9方面的内容,包括历法、种植、立法等。后人据这些内容,整理出了传世法典《洪范篇》。
“那……又如何?”她捡了几段朽木添入火中,一面抬眼问道。
“我等研究的都是这些天命之术,却是让仙子见笑了。”杨环瑾带着淡淡的微笑,亦于旁边坐下,“《易.系辞上》中说,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先有伏羲由河图推衍出先天八卦,后有文王自洛书中推衍出的后天八卦,是故文王囚羑里,演《周易》。易理,才是我等之习的本呀。”
“……易?可与‘道’有关?”她敏锐地眯了眯眼,却是不经意地往庙门之外望了望。枯庙之外,风大雨急,一片黑暗。杨环瑾没有注意她的神色,反陷入自己的沉思当中。
“易理博大深,便是穷我一生,也难以尽数钻透。盖因这易理,体现得正是天地万物生长之绪,便是此刻庙外之雨,每一滴雨水落下的痕迹,都是有着自己的规律与秩序,体现在易理当中,自然便是‘道’。却不知,这‘道’,与仙子所谓的‘道’,可有何不同?”
“先生请继续说下去罢,婉倩忽然觉得……自己虽然修炼了百多年,却着实忽略了不少东西。”她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杨环瑾继续讲下去。说起来,河图洛书也好,易经易理也好,都是体现这世上万事万物规律的一门学问。那么,这是不是与她的修行也大有借鉴裨益之用?特别是在缺失了望仙诀后面六层的现在,听一听这易理的学问,说不准,便有些启发的作用。因而当下,她越发感兴趣起来。
“若老朽之所学,能于仙子有所助益,却是善莫大焉……”杨环瑾老怀安慰地笑起来,手中持了木棍,开始往地上画去,却听门外骤然传来一片“噼里啪啦”地马蹄声。声音中混着马蹄踏破雨水的声响,马的喘气声,人拉着马,口中‘律律’叫唤的声音,一片嘈杂。几息之后,便有两个黑衣侍卫闯将进来,检查了庙内的情形,这才带着警戒的心情,朝庙外道,“一切……安好。”
便又有马车“吱呀”的声音。不时,便有一对黑衣侍卫簇拥着一华服老者进得门来。那老者看来不过六十来岁,一身玄端章甫,看来因是出城祭祀才回。只是路遇大雨,又风狂雨暴,因侍卫担心这老者的安全,便在这有着火光的破庙中落了脚。
婉倩虽一早便察觉到这群人的行踪,却也丝毫不在意。杨环瑾更已经开始往地上画起传说中的河图洛书来,却哪里去理会又进来避雨的人?纵使那些侍卫一个个并不比国师堂的差,这老者又看来是大有来头之人,可于此时,都不过是同为避雨之人罢了,却也没什么需要避忌,因而继续与婉倩旁若无人的交流起来。
却说那群黑衣侍卫在庙中来回查看一番,亦很快选定了庙中的西南角,寻来引火燃火之物,尔后点起一堆篝火来。那老者便在众人簇拥中挨着火堆靠墙坐下,此时看了看情况,便对四下警戒的黑衣侍卫道,“你们都坐下休息一会儿吧。”
众侍卫“喏”了一声,亦纷纷挨着火堆坐下,一个个默不出声,只专心烤着打湿的衣服。倒是那侍卫首领又遣了四个侍卫去庙门各出口守着,他们神情冰冷,往黑暗处一站,便似乎与黑暗融为一体。
“……其实《淮南子》当中曾说过:六合之间,四极之内,昭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要之以太岁。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品……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山为积德,川为积刑,高者为生,下者为死,丘陵为牡,溪谷为牝……而这些,则与居住在其内的人有着密切关系。”
“所以先生才能凭着面相,便推衍出那人大致来历?”那女子的声音淡淡传来。
“这些其实都是些小道罢了。土地各以其类生,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瘴气多暗,风气多聋。如那东方川谷之所注,日月之所出,其人兑形,小头,隆鼻,大口,长大早知而不寿;南方阳气所积,暑湿居之,却易早壮而夭……”杨环瑾侃侃而谈。
这一番谈话,却将那华服老者的注意吸引了过去。他倚着墙,离他不远之处便是睡得正香的夏之秀,他也不去理,只是默默地听着这庙中一老一少的谈话,却似乎格外牵动心弦。
只是这时,庙外却又有了动静。“啊——切——”一个大大的喷嚏声在庙外响起,尔后便是年轻男子惊喜的声音,“总算有个藏身之处”门口的黑衣侍卫按着剑柄,面有警惕之色。那侍卫长却是得了老者的暗示,出声道,“无妨,继续警戒。”
门
喜欢望仙飘渺行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