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一家人早饭后,薛简果然带着一双儿女去到他昔年读书处。
一进院门,是堆叠的太湖石,绕过湖石后是小小一方水池,却是从后头湖里引来的活水,里面养着数十条锦鲤,池畔树下有石桌石凳,为着读书累时出来看水看鱼,休息眼睛。
薛简的书房乃是五间朝南的上房,青瓦朱栏,四面均有可以支起的窗子,因此室内极敞亮,正堂挂的是一副松下鼓琴图,松下石桌前,两个少年童子,一个鼓琴,一个听琴,看两人面目形容,竟和薛蟠有些相似,看后面题款“遥忆箴弟,庚子年戏作”,便知是薛简的手笔。画旁是一幅对联:琴焦无俗韵;松古有劲风。
南窗下有画案,北窗下有琴台,书架上也垒着满满的书,宝钗随意浏览,发现这书房虽然日常不用,书卷却整理的极有条理,种类也不拘一种,诸子百家,诗词歌赋,乃至八卦算数,医卜星象,农田水利,商经兵法竟然俱有。
薛简先令两个孩子温习功课,写完每日的临帖作业,随后就自己慢慢的示范画了两幅简单的白描花鸟,又讲解运笔的技巧,就命两人各自先照着临摹,又挑拣了几本画谱,命两人平时自行揣摩笔法用墨。
薛蟠宝钗自去练习,薛简便自己从书架上取一卷游记,靠在一张躺椅上翻阅。
这时窗外有风声细细,室内有书香墨香,是难得的静谧时光,王氏走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
薛简抬头看到妻子,便起身道:“怎么过来了?”
王氏道:“给你们送点心来,用的是蟠儿钗儿今早摘的荷叶,刚做好的糯米**。”
说着便命丫鬟将食盒放在几上,薛简看看两个孩子都停了笔,两双乌溜溜的眼睛正笑嘻嘻的看着他,也笑了,招呼他们道:“还做这个样子给谁看,先过来吧。”
王氏就亲手揭开荷叶包,先让薛简,又吩咐薛蟠和宝钗仔细烫着。
因糯米不易消化,王氏看薛蟠吃完一个,就不许他再吃,看宝钗也才只吃了半个,又道:“你们爷仨儿再顽会儿,就好午饭了。”
薛蟠想起来早上收的露水,忙问母亲。
王氏笑道:“那点子水,也就够你们两个淘气鬼一人一盏,我回头就吩咐人煎水去。”又对薛简道:“可见是你的儿子闺女,淘气的行迹都是一样的。”
薛蟠兄妹听了就知道父亲当年也做过同样的事,便忍不住相对而笑。
宝钗前世今生,似乎都没有过这样悠闲快活的乡居的日子。一连十余日,宝钗每日早起,和薛简薛蟠带着丫鬟去收集荷露花露,以备煎茶。上午她和薛蟠一起随薛简读书一个时辰,之后或学画,或学琴。中午一家人常在花厅午饭,吃的尽是山蔬野味。下午午睡以后,他们早早的写完功课,之后的时间就可以自行安排,她有时和薛蟠放风筝,有时一家人同去游湖,有时和父亲哥哥围炉煎茶。晚饭后随王氏做一会女红,一家人早早的就安寝了。
因为过的太愉快了,准备回城的时候,薛蟠是万般的不肯,哀求着再住两日。薛简夫妇无奈的对视一眼,还是薛简摆出严父面孔,呵斥几句,一家人才坐上回城的马车。
宝钗的身体年龄毕竟只有五岁,年小易困,于是倚在王氏怀里,马车一颠一晃的,她不觉朦胧睡去。不知道过了多久,她迷迷糊糊的醒来,感到自己整个身子倚在一片芳香柔软之中,她不禁奇怪:自己的那个睡袋也用了有七八年了,怎么会这么软……不能再睡了,该起来写程序了……又过了半晌,才恍然想起,她此刻已经是宝钗了。
她微微仰头,看到王氏睡着的脸,白皙细嫩,保养的极好,就小心的不敢移动,免得吵醒了母亲。
这时,车窗外只有细碎的马蹄声,不知为何感觉似乎很遥远,午后的阳光透过浅碧色的窗纱照进来,一缕缕阳光里,似乎有无数的微尘在翻卷着,她忽然有些困惑:这个身体是真的存在吗?如果是真的,那么薛凝的种种过往又是什么?那么那部《红楼梦》又是什么?假如眼前的一切都是幻觉,可是为什么我看到的,听到的,尝到的,感受到的都是那么真切?
这时,窗外有人来报,已经到家了,宝钗的思绪被打断,便忙着和王氏一起整理衣裳头发,预备下车了。
回到城里,薛简自有生意上的事忙碌,王氏也因节气已经过了立夏,薛蟠的生日是五月初三,正在端午前两日。便忙碌着吩咐家下人等预备生日宴并过节的事务,又要预备几处人家的节礼,又想起太爷必定是回来的,命人清点一应太爷用惯的器物是否齐备。
宝钗这些日子和薛蟠处的极好,薛蟠本就是个开朗没有心机的男孩子,又自觉自己是哥哥,虽然口上经常要对妹妹发号施令,行动之间却极是谦让照顾。宝钗前世里是习惯照看弟弟的,又是两世之人,心态远比薛蟠成熟。她记忆里电视剧中的薛蟠是个花花公子,而目前薛蟠还只是个有点任的孩子,于是事事顺从,却暗地里在细微处纠正他。跟薛蟠的人都只道少爷年纪到了,待人和气许多;王氏是心里眼里都只觉得自己的儿女是天下第一的好孩子,更不曾留心;倒是薛简因之前在庄上教儿女读书,注意到女儿虽不动声色,时常却能帮她哥哥拿主意。
宝钗因薛蟠的生日将近,就想预备点生日礼物,一表心意。想起端午将近,就缠着王氏学做香包。她年龄还小,王氏原本不想
喜欢穿越之宝钗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