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唇枪舌剑地来回了好几次,泰昌帝坐着倒是听得津津有味的。
到底是老人了,说了半晌话,各自都有些吃不消,总算是暂时停了战。
泰昌帝便在这时候道:“来人,给金老将军和王叔看座,奉茶。”
两人忙谢恩,老王叔趁机道:“陛下宽仁,想必不会使因城门失火,而殃及池鱼。”
金老将军冷哼一声。
泰昌帝笑了笑,示意两人宽坐,方才出声道:“诸卿可还有其他见解?”
殿内大臣们面面相觑,都没有言语。
“既然没人出声,那想必,金老将军和王叔之话,便代表了你们大多数人的意见。”泰昌帝道:“既如此,同意老将军所说的,站到老将军身后。同意王叔所说的,站到王叔身后。”
金老将军和老王叔分坐在泰昌帝的左右手方,朝臣们本是按照官职、职务所站,泰昌帝这话一说,大殿内顿时静了静。
泰昌帝道:“与你们一盏茶的时间。”
泰昌帝起身到了后殿,刘桐犹豫一番,还是跟了上去,留下殿内一通顿起的嘈杂之声。
“皇兄……”刘桐落后泰昌帝半步,皱眉道:“皇兄此举,有什么特殊之意吗?”
泰昌帝让人上了茶,示意刘桐坐下,笑道:“哦,就是不想听他们吵闹,索性等他们吵闹完了再说。”
泰昌帝润了嗓子,问起刘桐近日在刑部的情况。
刘桐沉吟一番道:“先祖所制《大魏律》,虽然囊括几乎所有刑责,但细节之处,却还是有所疏漏。臣弟查找慎郡王等人罪行说明时,有好些找不着刑律依据。”
泰昌帝点了点头:“那你有什么想法?”
“臣弟斗胆,觉得《大魏律》虽总则、纲要皆是集大成之作,却还需将至丰满填充。若依《大魏律》,总有力有不逮的时候。”
“所以呢?”
“臣弟请旨,希望召律例科人才,编纂新《大魏律》,于原《大魏律》的基础上,将之进行修改完善。”
刘桐看向泰昌帝,犹豫道:“就怕此举……有亵渎先祖之嫌。”
泰昌帝却是笑了,搁下茶盏道:“你既有此心,便放手去做吧。”
“皇兄……”
“先祖若知你此心,定然也是心怀宽慰的。”泰昌帝伸手拍了拍刘桐的肩膀:“从古至今,皇族也好,百姓也好,从没有一成不变的。古人所说,咱们可以听,可以学,却不能墨守成规。《大魏律》制定之时与现今相隔已百年之久,适合当时之境,却不一定适合今日之景。其中的弊病,是该革除、修正、完善了。”
泰昌帝又抿了口茶,挑了挑眉道:“唔,一盏茶时候到了,走吧。”
泰昌帝重又出现在了大殿上,看着泾渭分明的两方人,还有些个站得偏远,似乎是不愿意站队的,泰昌帝将这些臣子们大致的面孔记了下来,勾唇笑道:“看来诸卿已经选好了。”
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泰昌帝环顾一圈,清晰地言道:“刑部所奏,朕,准奏。”
臣子们一片哗然。
“陛下……”金老将军愕然地看向泰昌帝。
他以为泰昌帝本是希望能斩草除根的,所以才给他们一盏茶时间站位。他趁此机会,拉拢了不少臣子到己方阵营,人数上的确要比老王叔那边儿多。
可没想到,陛下一回来,就准奏了刑部所奏的处罚之法。
那陛下拿一盏茶时间给他们站位是为了什么?
陛下你这是不按套路出牌啊!
泰昌帝自然不会去关心臣子们心里这会儿都在想什么,他从御座上站了起来,低沉却清晰地道:“刑部审案,依律进行,尔等非涉案人,有何资格决定案犯伏法之刑?国法大于天,朕希望诸卿都能记住这一点,莫要以为凭己身力量,就可凌驾于国法、律法之上。”
大臣们心下恻然,顿时都低首道:“臣等遵旨。”
泰昌帝也不再多提慎郡王谋逆之事,也不管阶下两方泾渭分明的朝臣,只以下一本奏说事。
刘桐站在殿上,心里微微意动。
早朝后,他回了郡王府,将今日泰昌帝“儿戏”地让大臣们站位之事,还有让他重修《大魏律》之事都说给了常润之听。
常润之思索一番后道:“看来陛下真的希望能以国法治国了。”
刘桐点头,慨叹道:“想起父皇还在时,甭管出了什么事,只要父皇心里有偏向,犯了错犯了罪的人,都有可能得到重惩或轻罚。比起皇兄来,说句大不敬的话,父皇的确不及其万分之一。”
常润之笑了笑,问刘桐:“你希望陛下这样治国吗?”
刘桐便也笑道:“我若是个守法之人,自然希望皇兄如此治国了。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不偏不倚……但若真以《大魏律》治国,那《大魏律》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
刘桐顿了顿,心中为泰昌帝将这般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而激动兴奋的同时,却也同样心有忐忑。
第三百二十八章 流言
刘桐活到现在,也算是人生坎坷。早年被皇父无视,长大了又经受了婚姻之苦,后来娶妻生子,在朝堂上也有了些许建树,没想到却又遭逢大难,被关进了幽禁所,直到现在,苦尽甘来,成为新帝最为信任的兄弟。
泰昌帝要做一个名垂史册的明君,明君周围,必然也有与其同样盛名传承的一干名臣。
刘桐若真能编纂一部大魏|新律,哪怕他这辈子就做这么一件事儿,都足以让他在
喜欢继妻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