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此时,钱知府知道威远侯肯定早就打听过了,就算没有抓住实据,但肯定有证人,指证自己贪腐,钱知府浑身冷汗,坐在那里,心跟打鼓般跳个不停。
威远侯却忽然夸起烧鸡好吃来。
钱知府的脑子猛然就转过弯来,威远侯能说出来,便是不打算弹劾自己----那就是想要分杯羹了。
“侯爷此去西疆,千里迢迢,地偏苦寒,下官不能为侯爷分忧,只能孝敬些微心意,还请笑纳。”
“好说,呵呵,好说。”
第二天,钱知府给威远侯送了三千两的银票。
苏同知、陈同知,还有卫知县,不知怎么打听的,居然都知道了威远侯在饭桌上和钱知府的对话,几个人也都在慧家出事时,很砍了刀,此刻哪有不心虚的?接下来两天,他们都悄悄拜访了威远侯。
威远侯给朝廷上书:他行走路上,很多官员慷慨解囊,为西疆军捐款,明德府今年粮食丰收,谷贱伤农,他要用捐款在这里购买军粮。
府里的几个官员听说了,跑前跑后地帮忙,收粮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
威远侯这边给了这几个官员赠送了些小礼品,都是他在战场上缴获来的,北方异族人随身携带的小刀,做工精致,还镶嵌着宝石。
礼物也就百十两银子的样子,远远比不上钱知府拿出的银子多,但好歹算是比较稀罕的。
只有陈同知得到的礼物不样,威远侯给了个信封,他回到家打开看,是杜家骨里香烧鸡店的房契,还附带了烧鸡店的配方。
这是怎么回事?陈同知很奇怪,让手下得力的幕僚去打听,那幕僚只稍稍问,便吓了跳。
陈同知听幕僚报告,自己的姨娘谋算个烧鸡店,东家居然是威远侯的幕僚,当时吓出身冷汗,面派人想办法把杜仲德请出来吃饭,面赶紧准备了两千两银票。
杜仲德说什么也不见面,陈同知毕竟在这里当官时间比较长,根基深厚,居然找到杜家庄这条线。
虽然是同知老爷的幕僚,七大爷也没有见过这样的大官,慌得不行,听说是打听烧鸡店的事情,刚开始还咬着牙不肯说。
陈同知的幕僚只好开门见山道:“我家老爷听说杜老爷的家人受了委屈,想要为他们伸张正义的,老丈你只管说。”
七大爷忽然明白过来,这些官儿见杜仲德带人回来,害怕了,肯定是想给侄子赔情道歉的,他试探地说了两句。
那幕僚听了,面有忧色,越发追得仔细,七大爷把杜德仁叫了过来。
听完杜德仁的话,幕僚脸色略微好了些,自家老爷的姨娘,也只是落井下石而已,还好没有从头作恶。
陈同知听了幕僚报告,略微放心,想让杜德仁帮忙,把两千两的银票递过去,平息杜仲德的怒火。
“我哥那人不贪财,原本打算这个店子卖千两银子,现在还是千两,你给他多了,他不会收的。”杜德仁很老实,不愿意接。
陈同知钱都拿出来了,哪里还敢拿回去,苦求杜德仁帮忙。
杜德仁不好意思了,想了想道:“请你转告陈老爷,小人曾经在烧鸡店里经管了段时间,知道如何做烧鸡,不若,我帮着老爷把店子开起来吧。”
怕对方误会,他还解释:“我没有别的意思,烧鸡店早点重新开张,你们也能早点挣钱,损失也少些。”
第九十八章 纯善青年献好心 善恶终有
杜德仁是个好心肠的,以德报怨的事儿都做过,何况现在总觉的陈同知给杜仲德的价钱出高了,心里过意不去,个劲地为陈同知出谋划策:“其实店子挺挣钱的,我们经营不到半年,便卖出了两千多只烧鸡,陈老爷花这两千两银子,也不算吃亏的,定能赚回来。”
陈同知听幕僚回来报告,便知道杜德仁是个实诚人,他说这话不是为了攀附,而是实打实为自己考虑。
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陈同知自然知道什么样的人才值得笼络,再说,府城这家烧鸡店若是开成了,还可以在京城开家的,家财万贯,不如有个小店,细水长流,才是赚钱真谛。
心情好了,脸上的笑容也有了几分真诚,他打着官腔慢腾腾地叮咛幕僚:“如此,府城这家烧鸡店,就让他管几天吧,若是真干得好,我也不会亏待他。”
“是,老爷高明,有杜德仁帮着说话,杜仲德应该不会再记恨了。”
“他还有什么可记恨的。”这话陈同知没有说出来,摆摆手让幕僚赶紧办理。
杜德仁是个实诚的,当时开张,燕然四处张贴海报,还打折促销,他把这些手段又使了出来,只是折扣是折,当天便卖掉了五十几只鸡,烧鸡店顺利地打开了局面。
陈同知立刻便许诺杜德仁,给他两银子的月俸,让他好好经营,陈同知这是给杜仲德示好呢,可惜,杜仲德这时候哪有心思搭理他?陈同知越发惶恐,在以后的日子里,对杜德仁都很不错。
杜德仁做事十分尽心,有陈同知的面子,十奶奶七大爷的日子都过得相当不错。
陈同知回头写信让夫人重新安排伺候自己的人,把陈莲莲和她的姨娘送回了京城,至于给他惹来祸端的徐氏,陈同知下令打了二十大板,让牙人把她领走:“这是个坏女人,不能让她去了好人家再害人。”
喜欢农家金凤:福慧双全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