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难题,先从股市里捞一笔日后的创业基金我觉得很有必要。”首先发话的是李铭远,身虽然学的专业的是法学,但架不住人家家学渊源,身为海外巨富之子的他也是有几把刷子的。
“我赞成。”说话的是郝少峰,一本正经的模样有别于平日里的吊儿郎当。“入股市是可以,但什么时候撤出来可得把握住。听说老美似乎有了金融危机?”
“反对。”没有了笑模样的上官锐此时有些严肃凌厉,“与其在风险很大的股市里沉浮还不如投身实业中。我觉得房地产这一块儿很有发展前景,可以尝试一下……”
还没等上官锐说完,李铭远首先否决着:“吃穿住用行,是亘古不变的实业大头。但别忘了眼馋房地产这块蛋糕的人数不胜数,而我们,在不依靠家里的背景下最多也就是在政策上占些优势,比起那些豪商富户最多也就是个小虾米罢了。何况,房地产的先期投入资金也是不小的,靠咱们积累的这点资金最多只能支撑到二期开发,除非预先售楼缓解资金压力,否则三期和四期的建设远远跟不上。”
“我们可以先行贷款啊,没必要自己昂钱盖楼啊。”吃着白皮儿的糯米绿豆馅儿点心,郝少峰道:“咱们可以这样啊,先把钱投进股市捞一笔,这期间完全可以从银行贷款批地建楼,等股市风头不对的时候把资金撤回来,拿出一部分还给银行,剩下的可以用来后期的建设,要是还不够的话,就再从银行贷款,有了地皮抵押,银行那边也不会不近人情的。”
“这倒可行。”上官锐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可前提是股市依旧一路飘红才行,万一哪天飘绿了没及时撤出来,很有可能会功亏一篑。”
“倒也是。”郝少峰道:“说来说去还不就是股市有风险,投钱要谨慎么。唉,铭远,要不你从李家挖两个墙角来吧。”
“从家里挖墙脚就不算依靠家庭背景了么?”李铭远翻个白眼,当初是谁信誓旦旦的表示绝不会拿家里的一针一毫,这会儿倒想起来要撬家里的墙角了。“端木……”
“股市要入,房地产也要。我在想有没有前期资金投入少,收益回报较快的项目。”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一章
“有啊,怎么没有。咱之前干的本行不就是资金投入少,收益回报快么……”没等郝少峰说完,坐在他旁边的李铭远给了他一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只能烂在肚子里不知道么?!
不知道为什么会被人踹了一脚的郝少峰,迷茫的看着李铭远。话还没说完呢,踹我干嘛?
“咳——”上官锐低咳一声打断两人之间的隔阂,开始转移话题:“端木,你怎么想?”
李铭远也是,明知道郝少峰是个二百五还跟着一起做二百五的事儿。既然不想让外人知道他们的发家历程,就不要做得那么明显嘛,这一脚倒是把陈珏的目光引过来了吧。
端木羸看了一眼上官锐,没有说话,端起茶几上的杯子慢慢的啜几口凉茶。上官锐伟说的潜台词,他明白,不就是以前的发家史不能与外人道得岔开话头么。不说就不说,不过,他觉得以陈珏的聪慧劲儿,很容易就能猜出来。这种事儿本就不是你不说,我不说就没人知道的事儿,况且,他们发家的地方距离陈珏家不是很远。
一时的静寂让陈珏若有所思。
他在厨房摆弄摆弄制作凉茶的原材料,并不是有意要听端木羸几个人的谈话内容。只是茶几上凉茶快要见底,而他手头上也没有存货。况且厨房距离端木羸几个人谈话的客厅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偶尔的一句两句话他是能听到,再详细的也就听不分明了。难道……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处,陈珏嘴角扬起一抹莫名的笑。
既然惹人忌讳,那我还是躲避一些吧。陈珏想着,手头上的活儿简单料理一下后,端起自己日常喝水用的杯子朝着居住的房间走去,看都没看客厅一眼。四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能有什么样的发家史?他大概也能猜得出。
八十年代的时候曾出现过一个词——倒爷。有一些人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被当时人们戏称为“倒爷”。说白了,就是有一批倒动买卖的人,把一些东西以低价买进,再用大大高于原价的价格卖出,干着在六十年代被称之为“投机倒把”的活儿。陈珏的一个娘舅就是这样发家的,他那个碎嘴超又能显摆的舅妈不止一次在陈珏家里夸谈过,陈珏想不知道都难。
好像在八、九岁的时候,舅舅似乎消停了一段时间,后来跟着说是一同倒动生意的人去了黑龙江,和老毛子换飞机坦克。这一走就是好几年,直到十三岁那年才回来,把家里的老母妻儿接到黑龙江享福去了。
黑龙江干倒爷也就是那几年的黄金时段,要真是这样,端木羸几个人的年纪倒也能对的上。再有,无非就是干走私的活儿。这几个人有海外的进货渠道,也有国内的□□,真要是干起了走私的活计,一般人还真比不了。思忖间,端木羸的一声召唤让他从思绪中回过神来。
“陈珏,你有什么意见?”
“我?”陈珏迟疑着,摸不准端木羸话里的深意如何。“呃。这些东西我不是很明白。”
“没关系,只是说说想法而已。毕竟当局者迷。”
陈珏蹙蹙眉,不是很明白端木羸一再的坚持何意。看看正在调整眼镜
喜欢陈珏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