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情敌站在面前,人就容易瞎怀疑。宋于明原本还觉得广末凉川一表人才,气宇轩昂的,现在是左看不爽,右看更不爽了。
~~~~~~~~~~~~~~~~
日本援军已经随郑成到达东南海岸,使得魏国腹背受敌。洛阳收复之后,宋军往东取回东京,直到海州,两魏国之地一切为南北两段。
因南方有郑成牵制了魏军,这一原本会使宋军南北受敌的路线,却没有带来任何不良后果。
东南有劲敌,西南西北被占领,中东部分被一冲两段,魏国皇帝情知大势已去,好在他生长于北方大漠,对中原没有太深的留恋,一狠心便带兵逃出居庸关外,回到了远在北方大漠的上都。
宋军取得大都之后,没有北进,反而派兵向南取建康,苏州,明州。
明州收复后,宋国再次按兵不动。
不久,郑成抵达台州,与宋国南北交接。
此时,郑成的态度便成为了收复东南的关键。
只要郑成有心归顺,东南千里之地顷刻回归国土。但是倘若郑成要霸占东南勾结日本,那么不但收复东南要耗费大量时力财力,恐怕北方大魏国也会趁机反扑。
本着以和为贵的宗旨,陆瑾带魏珂亲自出使,得到了郑成热情接待。郑成甚至主动提出愿意交出东南所有城池,对宋称臣,并且入宋为官。
郑成本就没有什么割据一方的野心,能回归故国就已经心满意足。如果他有野心而没有故国情意,早在宋国覆灭之前就可以出兵夺取东南加速宋国灭亡,然而他没有。陆瑾正是抓住了这点,吃准了他不会割据分裂,而是率部归降。
与谈妥东南之事后,郑成没有立即入宋,而是请陆瑾先回国复命,自己则先请日本从东南撤兵,并承诺重金答谢。
日本出兵本就为了控制宋国的东南,此时怎么肯轻易撤兵,东南再次大动干戈,耽误了郑成入宋的时日。
北方没有完全平定,东南此刻也战乱未定,宋国依然按兵不动。没走贸然北伐,也没有参与南方战乱。
南方郑成还没赶出日本,如果此时北伐魏国,南方万一出事,后果将会十分严重;如果贸然出兵南方相助郑成,北方很可能遭到魏军反扑。权衡利弊之下,宋国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正因如此,宋国也得以短暂地休养生息。
趁着难得的空闲,宋于明思索着,阿瑾是个恋乡之人。这么多年战乱漂泊,是应该带阿瑾回家乡建康去看看了。
孟春时节,一辆轻车迎着料峭东风,出了东京望春门,直奔建康。
☆、同归建康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天下fēng_liú,莫盛于此。建康南拥秦淮,北倚后湖,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六朝殿阁台城,壮丽巍峨,宫苑园林,水木清华。
秦汉的风骨,南朝的风物,都融入这座城的灵魂里。走在它的怀抱中,那千年以来的风月,似乎都历历在目。
不论它昨日叫金陵还是今日叫建康,都改不了它六朝古都,自古繁华。只是如今,褪了繁华,添了沧桑。
建康的三月,繁花似锦,春光无限。杏花如雪,杨柳堆烟。烟柳画桥之间,清波荡漾的秦淮河上,一叶小舟轻轻荡漾。
小舟上,两人四目相对,眼中似有春意盎然。
“快到家了。”宋于明眯着眼对他笑道,“紧张不紧张?”
怎么能不紧张?陆瑾的整颗心都揪在一起,说不出心里百味杂陈,只是握紧了宋于明的手。
建康的祖坟可曾在战乱中保全?建康的府邸宅院可还安在?建康的庶母和妹妹,在当年那场屠杀之后,葬身何处呢?
当年书声琅琅的书院,早已成为断壁残垣;当年的亲朋故友,早就化作黄土青烟;当年的清欢无限,经年回首后,只余下触目心惊的悲凉。
想起那前尘往事,陆瑾本是不敢面对如今的建康城。只是心中却似被什么牵绊,一定要回来看看。
小舟轻轻停在岸边,本在船头摇橹的船夫对船上的人喊道:“二位客官,到了。”
宋于明和陆瑾是拉着手下的船,那船夫不禁多看了两眼。
要说两个大男人勾肩搭背的都不奇怪,像这样拉拉小手,反而让人觉得他们有隐情。
宋于明递给他一两银钱,笑道:“不用找了。”
今天可是赚大了!那船夫哪里还有心思管他们俩有什么隐情,连忙接过银子道了好几声谢,高高兴兴地摇着船离去。
陆瑾家在秦淮河畔,只要上了南岸,不过几十步路程便到。
家门西面不出一里,有一条荒凉破落的小巷,便是那历史上曾经高门大宅,宝马香车,画檐若云,灯花如雨的乌衣巷。
少时喜欢看那巷子怀古伤今,如今,到处皆是伤怀之地。
建康就是现代的南京,这点宋于明还是知道的。以前还是到南京秦淮河夫子庙旅游过的,那叫一个人山人海灯红酒绿。眼前这里,如果不是人说它是秦淮,自己绝对无法把它与南京那繁华的商业街想到一起。
桃红柳绿的□□里,是一片荒凉破败。东倒西歪的粉墙,满地狼藉的破瓦,虬曲错节的古木,枯槁憔悴的行人……
喜欢(穿书)昏君复国记/崖山劫请大家收藏:(m.biquwen.com),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